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九日夜幕降臨,時鍾像往日一樣一秒一秒的走著,淩點過5分,敵我雙方爆發了激戰,美李軍集中了全部火力點向我軍二四九陣地猛攻,一時間炮火連天,塵土飛揚。機槍坦克大炮一齊開火,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敵人一次又一次圍攻,衝鋒,誌願軍奮勇阻擊,從山上到山下都是雙方激戰的部隊,整個戰場淹沒在火海之中,死屍遍地,血流成河。敵軍采用人海戰術,妄圖戰勝誌願軍和人民軍,使出了最後的一招。李承挽在朝鮮戰爭屢吃敗仗,擔心不好給美國總統杜魯門交差。這次拿出他的老本,施展了他的威力,精兵利器全部用上,一步一步的向我軍逼近,一度控製了我軍聯絡要道,直接威協著我軍的生死存亡。敵人的火力越來越猛,四麵響起了重機槍射擊聲。我軍眼看就要頂不住了,在這危急的關頭,無畏的誌願軍戰士躍出戰壕,發起了反衝鋒。戰士們如猛虎下山,排成隊向前衝,為了戰鬥的勝利,有的戰士用自己的軀體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戰士們怒吼著衝向敵人的陣地。衝鋒號吹起了反攻的號令,全體指戰員團結一心,終於為全軍贏得勝利。偉大的戰士,英雄的戰士,祖國人民為你們感到自豪,你們將永遠銘記在人們心裏,千古流芳。基地醫院接收了大批大批的傷員,因為醫務人員力量不足,人員少,傷員吃住治療都很困難。醫院領導決定分散包幹,醫訓隊的醫生一個人要管八十多名傷員,治療換藥吃藥打針,同護士一起幹,既是領導,又是戰士。護訓隊的護士又是醫生又是護士,還管傷員的吃住,她們身上隻有樸樸實實的實幹精神。記不清醫生護士護理員為了前線的傷員吃好,住好,治療好,跑了多少的路。記不清為了傷員的早日康複,他們熬了多少次的夜。記不清在槍林彈雨中,有多少人倒下去,把自己年青的生命獻給了這壯麗事業。記不清有多少人員背著、抬著傷病員,忘了吃飯睡覺,連續工作著。有人病倒了,累壞了,悄悄地離開了人世間,將遺體留在了異國他鄉。偉大的祖國,我們的母親,無論我們在哪裏都不會忘掉自己的親人家園。我們知道自己的祖先是用勞動和美德創造了世界,希望自己的後人超過前人,用毅力和智慧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繁榮、富強。在隨後的任務中,醫院進行了掃盲運動,這是時代的需要,也是個人工作發展的急需。知識就是財富,高華由區隊長調任做文化教員,組織了炊事員護理員進行了文化學習。高華投進了新的工作中,為沒有文化知識的人創造有利的條件,她認真給他們教字,講解課本,幫同誌學寫字,強化認字,用物代替,如鍋,她指著飯鍋加深同誌的記憶。她還做了一個識字圖式跳棋,幾步跳進圓圈裏注明字,要自已念出來,受到了大家好評,因此被全連評為模範教員。她還是沒有擺脫人們對她的愛情追求,她這個失戀的女孩子對任何好心的男人都不產生愛意。她決定把自己的頭發理的光禿禿的,便於工作,不用洗,不用梳。她想要造成一種效果,在男人的眼裏,她是一個不懂得美的女孩子,追求她的同誌就會少些,避開男女之間的風風雨雨。卻沒想到這一舉動給她造成了許多誤會。醫院到了駐地,她同女同誌住在一起,引起了朝鮮老百姓的注意,朝鮮百姓向連隊反映,有個男同誌和女同誌睡在一個房裏。經過同誌們解釋說明,才消除了不該有的誤會和影響。剛來的指導員,夜裏查房時,就曾把高華從熟睡中叫醒,誤認為她是男同誌。好奇的男同誌,最喜歡具有獨特性格的女孩,不願意放過自己追求的機會。盡管高華想理成光頭,引人厭惡,讓很多男人反感,不願接近這樣一個缺乏愛美追求的姑娘。然而實際並非如此,新調醫院的顧教導員,愛上了她這個尼姑排長,時常來看望她,找她談話,送她鋼筆、毛巾、本子。她拒絕了,她不愛拿別人東西,在這追求的關鍵時刻裏,當自己不願意時還拿別人的東西,是不道德的。連隊指導員多次找她談話,說:“顧教導員是大學生,年青,還不到二十五歲,職務高,口才好,長得英俊,是咱院數一數二的人才”。高華回答指導員說她現在反感談情說愛,同任何人都不想談,拒絕了指導員對她的說服。在她的心裏,隻有曲輪才是她真正心愛的人。如今又出現了顧教導員,這讓她很煩惱,她痛恨別人對她的追求。高華知道,顧教導員很溫柔,談吐誠實,待人熱情,完全配得上自己。可少女的初愛,一旦給了所愛的人,就將永遠地愛著他。高華思想壓力很大,人們在議論著她的愛情。說她瓜裏挑瓜,挑的眼花,眼高誌大,不知要找個什麼樣的人。她很苦惱,不願聽到別人的議論。曲輪又不給她回信,她接受不了這種精神上的打擊。她需要有一個公開的情人,這樣就會避開別人的追求,議論也會減少,她想著。可誰願意取一個隱藏自己的真愛,讓別人做她的擋箭牌的女人。她自覺不該這樣做,不應該戲弄別人的感情。她簡直痛苦極了,依照她個人的處境,是需要一個公開的戀人了。她認定選作一個公開的戀人或者說是擋箭牌必須慎重,認真地選擇,也許這就是她終身伴侶,要永遠的生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