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不太記得五歲之前的事情了,但是在我的童年的記憶中,對父親這個角色的情感一直以來都是缺乏的。我的母親,一個極盡溫柔的女子,嬌嫩的手指仿若柔荑,纖細的身材,美麗的丹鳳眼,極盡嫵媚。不論我做錯什麼,她也隻是淡淡地笑一笑,或是輕輕地拍打我的小腦袋,她從未大聲斥責過我,她告訴我,她愛我,因為我是她和她愛的人的結晶。雖然從小缺乏父愛,但是她對我的愛,足以彌補父愛帶給我的缺失。父親偶爾會來看母親,但是他從來不會關心我。我曾經在他來的時候伸出雙臂,想要抱一抱他,但是他卻厭惡的躲開了。我仍然記得,那是我五歲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我早熟一些,我在那時就會看大人的臉色了。厭惡,父親當初真的把感情都表現在臉上了,連一個五歲的孩子都能察覺出來。自此以後,不論我多麼想要投入父親的懷抱,我都會克製住自己。因為每次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父親那種讓我心痛的目光。
我是沒有把這件事情告訴母親的,但是她也是有些察覺的。她告訴我,如果父親對我表現出了不耐煩,請不要怨恨他。他的工作太忙,壓力很大。其實我是知道的,父親不止對我不耐煩,他對媽媽也不是很好。因為每次他進入我們這個偌大而空曠的家之後,我們卻不會因為這個家多了一個人而感覺到任何溫暖。相反,沒有他隻有我們二人的時候,我倒覺得和媽媽在一起比較安心與自在。父親通常會住一晚,母親則會在父親起床之前,早早地從他們的房間裏出來,準備好早餐。母親做的蛋糕十分可口,將奶酪溫軟化,加入蛋黃和檸檬汁,在經過一係列步驟,倒入模具,再打上慕斯粉,外型,口味,色澤都棒極了。父親八點鍾起床,母親四點就要早早的做準備。母親準備好了之後,輕輕地叫醒父親,然而父親看到母親為他準備的蛋糕之後,卻沒有感動,隻是冷淡地說了一句:“如今,我早餐時不吃甜食。”母親的臉色,一瞬間變得有些慘白。父親說完變穿上了母親早就準備整齊的衣服,母親見狀連忙收起自己失望的表情,上前幫父親打領帶。父親穿上皮鞋之後,推開房門,即將走出家門時,回頭望了望。而此時,母親卻背對著父親,不知在想些什麼。坐在沙發上的我卻看見了父親的動作,目光恰巧與父親對視,我有些慌忙地移開了自己的視線。父親有一種強烈的氣場和壓迫感,讓人不敢與他直視。父親沒有繼續停頓,轉身毅然離去。
家裏又隻剩下我和母親,不過我覺得也沒什麼不好的。起碼這個家裏沒有那種讓人不安和壓迫的氣氛了。“媽媽”我喊道,不知道媽媽在想些什麼,站在那裏也不知道是在望向某處,於是我問道:“媽媽,您在想什麼呢?我好想吃您做的慕斯蛋糕哦。”說罷我覺得自己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媽媽恢複過來,又回到了往日的溫柔可親,連忙把椅子挪來,拍拍椅子背,示意我過去。我邁著小步,興衝衝地坐到椅子上,並詢問媽媽吃不吃。媽媽笑著搖了搖頭,對我說我吃就好,然後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上學以後,和小朋友們談論起自己的家庭,我發現自己的家庭似乎和別人的不太一樣。比如說那天小花告訴我:“我的爸爸每天都和我在一起啊!他還給我做的風箏,陪我一起放呢。”然後好奇地詢問我,難道我的家庭不是這樣嗎?我知道了自己的家庭和別人正常的家庭不一樣,但是我不想成為這個集體中的異類。雖然都是些小孩子,但是其實小孩子也是什麼都懂得的。小孩子敏感,天真,他們有些時候也會利用自己的天真無邪的特質去做一些大人無法加以指責的事情。同學多多沒有爸爸,一些小朋友知道了,非但沒有同情他,還在他的身後叫他“沒爸爸的可憐蟲”。還有蘭嵐總被老師留下來單獨輔導,他們會叫她“大笨蛋”,隻因為她的成績不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