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章 中華帝國(2 / 2)

李明峰率軍乘船經朝鮮,返回遼東。此刻,奕正率大軍圍困金州城。李明峰從朝鮮借兵五萬,再加上常勝軍本軍五萬,總共十萬大軍,和金州城內守軍裏應外合,苦戰三月,將看似強大的奕軍擊潰,史稱“金州會戰”。

金州會戰結束後,常勝軍乘勝追擊,又經過“遼陽大捷”、“山海關大捷”,將朝廷精銳全部殲滅。

1869年農曆新年,李明峰在龔半倫、李秀成、蔡宜群等等常勝軍老將的鼓動下,在盛京宣布登基稱帝,國號“中華帝國”。李明峰發布詔書,號召“驅逐滿人,恢複中華”。

新疆的陳星翰,廣西的秦誠宣布臣服中華帝國,號召全國軍民反清。陳星翰率大軍從新疆出發,直取陝甘,秦誠從廣西出兵,征討雲貴粵。一時之間,延續兩百年的大清朝岌岌可危。

1869年3月,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奉清廷詔書,發兵北上救援北京。李明峰勾結英法列強,許諾統一中國之後,開放全國市場對西方,並將剛剛取得的殖民地日本,贈與英、法。英法兩國得了好處,出兵相助,和常勝軍配合在山東德州將北上的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殲滅。李鴻章被俘,李明峰將其梟首示眾,左宗棠力戰而死,得了大清朝敕封的巴圖魯一名,並賜黃馬褂一件,特許其後人改籍滿洲正白旗。

曾國藩的湘軍見到情況不對,立刻停止北上。

此時,李明峰以中華帝國皇帝之名,下詔,敕封曾國藩為楚王,曾國華為淮南侯、曾國荃為池陽侯。曾氏兄弟本就和李明峰有舊,此刻得了敕封,又看到滿清勢弱,三人立刻宣布反清扶漢,率軍調頭往江南去平定滿族政權去了。

曾國藩三兄弟雖然宣布反清,但是他們卻沒有宣布臣服於李明峰。曾國藩論資曆、論兵力,絲毫不遜於李明峰,他又怎麼會甘為人下?所以他帶兵去征討南方,曾國藩準備取得江南之地,和李明峰分庭抗禮。

李明峰又封袁甲三之子袁保慶為豫王,袁保慶本來就和李明峰關係不錯,他得了敕封,宣布服從李明峰統領,率軍北上,配合李明峰進攻北京。

經過數月苦戰,1869年秋,常勝軍攻破北京城。老李攻進北京之後,進皇宮,殺慈禧,盡屠滿蒙權貴。唯有慈安太後,和李明峰有舊,老李明著宣稱將其處斬,私下裏卻將其隱藏至宮中。至於那些宮廷秘辛,此刻就不必細說。

李明峰平定北方之後,率大軍直奔江南。此刻,曾國藩正在江南苦戰。此時,李明峰通過各種途徑收編的大軍已有五十萬之眾,再加上嶺南秦誠還有八萬大軍正向北來,曾國藩自覺無力對抗,宣布臣服。

至此,李明峰統一中國。

之後,李明峰宣布中國施行君主立憲製,設立憲法,施行法製,開設議會,以為監督。李明峰任命剛剛回國的容閎為首相,洪仁玕為副,對中國進行資本主義改革。

二十年後,中國國力大盛。

1890年,北洋水師在庫頁島附近全殲頻頻挑釁的沙俄遠東水師,隨後帝國陸軍北征沙俄,曆三年,大小數百戰,盡取沙俄遠東之地,將沙俄之勢力,徹底驅逐出了亞洲。

帝國軍又在中亞滅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盡取中亞之地。

又曆二十載,18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德、奧匈結盟,對抗老牌帝國英、法、俄。由於有強悍的中國加盟,德奧一方勢力大漲。

李明峰派大軍十萬,從西伯利亞出發,遠征歐洲,七個月時間便攻破莫斯科,不到一年,便和德國人在東歐會師。李明峰將沙俄一分為九,設立行省九個,總督三名。沙俄原本居民,全部驅逐入歐洲,有不從者,全部屠殺,屍首葬入伏爾加河,後世統計,慘遭屠戮者不下千萬。伏爾加河至此以後,又名血河。

在亞洲,中國通過陸、海兩軍,將印度的英軍擊潰,中國取代英國成為印度新的宗主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德軍占領巴黎,北洋水師全殲大英帝國水師為落幕。參戰各方在巴黎簽訂合約,各方約定,亞洲為中華帝國之利益相關地,西方各國不得涉足。

1922年,年逾八十的中華帝國開國皇帝李明峰駕崩。大帝遺詔,經數十載教育,中國之民已可接受民主,遂取消帝製,實行共和,選舉總統。中華之帝製,自大帝之後而止。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