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川西大戰(3 / 3)

蔡宜群以為李明峰要殺德川慶勝是因為德川慶勝的“口誤”呢,畢竟“萬歲”這兩個字不是誰都能用的。蔡宜群認為,德川慶勝稱李明峰為萬歲,這是犯了死罪,而且此事傳出去,對李明峰影響不好,所以老李要殺德川慶勝。

不過李明峰卻沒理會蔡宜群,老李仍然麵色陰冷的道:“砍了!”

“是!”眾親兵立刻衝上前去,將德川慶勝架了起來,帶了下去。

“有俘虜?”李明峰又問道。

“有一千六百多。”蔡宜群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都殺掉,給兄弟們殉葬!”李明峰毫不猶豫的道。

“是!”親兵得令之後,立刻下去傳令了。

此時,蔡宜群才明白,原來老李殺俘虜是為了泄憤。雖然蔡宜群所部傷亡不大,但是仍然有四五百人,李明峰殺德川慶勝,蔡宜群也是十分認同的。

當天中午,各路常勝軍陸續返回,肥前和土佐藩隻有少量殘兵逃脫,其餘全軍覆沒。肥前藩的領軍人物大木喬任和土佐藩的領軍人物山內忠平也丟了性命。這條戰報,總算讓李明峰略感欣慰。

當天晚上,李明峰犒賞三軍,大軍在川西城徹底的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常勝軍再度出征,出征前,李明峰下令防火焚燒了川西城,以泄心頭之恨。鬆平容保的領地兵庫城距離川西隻有數十裏路,川西城按理說再被攻克之後,十有八九會被劃入會津藩,成為鬆平容保的領地。但是,鬆平容保卻不敢觸怒李明峰,他看著燃起熊熊大火的川西城,心中暗自流血。

鬆平容保隻能自己安慰自己,將來還有更多更好的城池等著他,這區區川西根本算不得什麼。

1868年3月6日,常勝軍從川西出發,繼續向日本首都京都進發。

此時,李明峰讓鄭化龍帶兩千常勝軍士兵運送陣亡將士遺體和受傷士兵返回兵庫,所以常勝軍此時隻剩下了兩萬四千人馬,加上和歌山藩剩下的兩千武士,隻有兩萬六千人。

但是,這兩萬六千人對京都產生的威懾卻是極大。

川西之役結束後,常勝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殲滅兩萬日本精銳的消息立刻傳遍全日本。消息最先傳入京都,得此消息之後,京都城內一片緊張,以明治天皇為首的京都高層們立刻組織兵力,加強京都防衛。

雖然明治天皇嘴裏表示一切都在預料之中,但是實際上他和他的智囊們都震驚不已。川西在一日之間就被攻克,這對士氣、軍心的打擊太大了,所以明治天皇親自到城牆上慰問士兵,希望提振士氣。

明治天皇雖然年紀很輕,但是足智多謀,他一方麵加強京都防衛力量,一方麵下旨給京都附近的各地大名下詔書,要求各地大名進京勤王。最出人意料的是,明治天皇並沒有著急下旨讓熾仁親王統領的東征軍回援。

明治天皇私下寫信給熾仁親王,讓他臨機專斷。如果熾仁親王有把握能在十日之內攻破江戶,則東征軍繼續東征,不用回援;如果十日之內,東征軍仍然不能取勝,則要放棄進攻江戶,迅速返回。

明治並沒有被常勝軍的大勝嚇到,他還很冷靜,知道現在此時此刻,江戶之戰才是關鍵。

川西到京都隻有一百多裏路程,3月8日淩晨,常勝軍大軍就開到了京都城下。

大軍抵達京都城下之後,李明峰親自到城下觀望敵情。

京都是日本千年古都,早在中國的唐代中期,日本就定都於此,一千多年來,從未改變。京都經曆千年建設,規模極為龐大,城牆高聳,城門厚重。李明峰站在城下粗略估計,京都城牆高度起碼達到了40米,城門也是木製包鐵的,厚度起碼達到了50公分。

而且據山上木拓所言,這還隻是第一道城門,裏麵還有一道閘門式的鐵城門,厚達一米,專做防衛之用。

從城牆和城門的堅固程度上看,這座城市的防衛能力比太平天國時代的天京城絲毫不差,甚至還要堅固上幾分。克虜伯大炮雖然凶悍,但是再厲害的大炮畢竟也隻是大炮罷了。李明峰站在城牆之下暗想,城牆厚度達到這等程度,恐怕隻有導彈才能擊穿。

“平安京。”李明峰望著京都城牆上雕刻的三個大大的漢字念到。

“看來平安京注定要不平安了!”李秀成跟在李明峰身後,眼神中露出嗜血的光芒。

“不著急用兵,這城牆要想攻破,沒個三兩個月決不可能!”李明峰十分理智的說道,“西鄉盛隆和熾仁親王的東征軍還有三萬多人馬,他們在得到川西之戰的消息之後,隻需三兩日就能趕回京都,我們要先修築工事,免得被日本人前後夾擊。”

眾將齊聲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