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幕府內鬥(下)(2 / 2)

德川慶喜、小栗忠順、勝海舟等人聽了這話,臉上都有些不自在。李明峰提的要求,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領土要求——割讓青森等北部三縣。領土問題是一個國家最基本的主權,但是現在一個法國人和一個清國人在一起商議,最終竟然決定了日本的領土歸屬,這明顯是對日本主權的蔑視。但是此刻眾人卻知道軍情最重要,所以都不約而同的暫時壓下了心頭怒氣。

德川慶喜望向勝海舟問道:“勝總裁,您看……”

勝海舟皺著眉頭考慮半響之後才緩緩說道:“既然有了強力援軍,我看咱們也先不著急和熾仁親王談判。”

沒等勝海舟說完,小栗忠順著急的說道:“對,絕不談判,武士就應該用戰刀和鮮血來決定未來。”

勝海舟對小栗忠順的脾氣也無可奈何,隻能苦笑著搖了搖頭道:“我看不如這樣,咱們暫時先觀望幾日,看看李明峰是否有能力擊敗京都方麵。如果李明峰大勝,則我方從江戶出兵響應。如果李明峰大敗或者陷入苦戰,我方就出城和熾仁親王進行談判。”

“我方要是不及早出兵響應,李明峰勝算又低了三成!”小栗忠順對這個提議很不滿意,“將軍大人,不如我軍立刻出城和熾仁親王對戰。由我軍纏住薩長聯盟主力,李明峰的常勝軍則負責進攻京都,兩麵一同進攻,我方勝利當在九成!”

德川慶喜聽了這話之後,臉色有些難看的說道:“這樣風險太大了,一旦我軍戰敗,江戶將直接丟失,我們就連談判的籌碼都沒有了,我不同意。”

德川慶喜現在起碼還有一座江戶城和數十個縣的領地,手中還有數萬精兵,另外還有十幾個大名的支持。如果現在談判,德川慶喜也相信自己能保留下來一個大名的頭銜,這對德川慶喜來說已經是相當優渥的待遇了。但是一旦江戶被東征軍攻破,那德川慶喜連腦袋都休想保住。

權衡利弊,德川慶喜認為還是應該采取保守政策。

小栗忠順和歇多萬等一幹主戰大臣又勸了許久,可是德川慶喜這次卻一反常態的堅定了起來,眾人無奈之下,隻能采用勝海舟的策略——暫時觀望。

1868年3月4日,李明峰率領常勝軍從兵庫出發。

大軍兵分三路,第一路由司馬平統領,帶領一萬朝鮮新軍直撲距離兵庫隻有四十裏的大阪城。這一路還附帶著會津藩的一千人馬,這一千人既能充當翻譯、向導,也能上陣殺敵。

第二路由周景通統領,也帶一萬朝鮮新軍向西行進。目標直指“倒幕派”的老巢——本州島西部的長州藩。這一路也帶著會津藩提供的一千人馬。

第三路由李明峰親自率領,蔡宜群、李秀成、吳長慶擔任副將,這路軍的目標就是日本首都——京都城。這一路是主力部隊,由三萬常勝軍組成。和歌山大名德川家屋派精通漢語的山上木拓率三千精兵給李明峰提供支援。歇多萬提供的二十個法國軍事教官也在這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