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日本國內局勢(1 / 2)

老李當年的四大親兵鄧鴻、丁藻林、傅禹、胡鵬如今都各自升遷了,鄧鴻和傅禹是常勝軍的高層統領,丁藻林負責管理海軍學校,胡鵬管理情報組。李明峰如今身邊的親兵是剛提拔上來半年的新人。

說是新人,實際上也跟著老李打了七八年仗了,忠誠度絕對沒有問題。新的親兵統領都是江南人士,三個人分別叫周鼎、鄭化龍、林偉賢。如今站在李明峰麵前聽候垂詢的正是江蘇人林偉賢。

“載垣參沒參與鳥羽、伏見之戰?”李明峰問道。

林偉賢恭恭敬敬的答道:“載垣共有兩千多兵馬,原本駐紮在江戶城外。日本國王宣布王政複古之後,德川慶喜考慮到江戶附近他的嫡係人馬太少,所以連夜出城趕到京都。德川慶喜是從京都重整的兵馬,這才和日本國王發生戰爭。

德川慶喜離開江戶之時,為了保密沒有通知載垣。德川逃離江戶的消息傳出去之後,日本國王立刻派兵討伐駐紮在城外的載垣。載垣促不及防之下,吃了敗仗,帶著不足五百兵馬潛回京都,所以沒有參與鳥羽、伏見之戰。”

李明峰帶著神秘的微笑道:“這老鬼倒是因禍得福,他要是參加了這場大戰,恐怕他小命也難保住。”

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之後,李明峰又問道:“西方列強在日本都有什麼動向?”

如今的世界,還是日不落帝國的世界,還是西方列強的世界。任何政變都要有西方的支持,否則很難成功,李明峰很關注西方那幫洋鬼子在王政複古問題上的態度。

林偉賢答道:“西方列強態度不明顯,英、法、美本來有支持德川慶喜的意思,但是德川家的迅速失敗,可能會使西方列強轉向。根據密報,實際上薩長方目前也正在頻繁的接觸西方列強的使者,企圖拉攏西方列強。”

十四年前,日本在美國軍艦的威逼之下宣布開國,當時主政的正是德川幕府。德川幕府是最先體會到西方的船堅炮利的,所以積極支持和西方“親善”。

德川幕府的“崇洋媚外”導致了武士階層的極度不滿,四大強藩薩摩藩、長洲藩、肥前藩、土佐藩紛紛譴責德川幕府的賣國行為。四大強藩積極主張排洋,逐漸的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

在之後的幾年裏,薩摩藩和長洲藩和英法列強發生了數次軍事衝突,結果是無一例外的慘敗而歸,這讓主張“攘夷”的武士階層震撼不已。實際上,近年以來,意識到西方諸國是不可戰勝的薩長聯盟已經不再那麼高調的宣布排洋了。

德川幕府麵臨的危機,有很大原因是因為德川家積極和西方列強來往,四大強藩就以此為借口進攻的德川幕府。也正因為如此,英法美等國還是希望見到德川幕府的統治能繼續下去。

不過,德川家的軍隊太不爭氣了,隻一戰就遭到慘敗,元氣大傷,這讓西方列強感到惋惜。這個時候,薩摩藩、長洲藩的年輕武士們也趁機向西方列強示好,這就更讓西方列強們舉棋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