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麵,李明峰如今是在替朝鮮複國,而且竟然自掏腰包,替朝鮮編練新軍。在大院君眼中,李明峰是朝鮮最堅定的盟友。即使朝鮮能夠偷襲得手,擊敗常勝軍,但是到時候又該靠誰來替他驅逐法國人,平定天主教叛亂呢?
從私人感情上考慮,大院君絕對會站到李明峰一麵,但是這種事情,需要考慮的是國家利益,而非私人感情,大院君實在是不知道,到底站到哪一邊,才符合朝鮮王室的利益。
直到近日,大院君看到常勝軍從遼東源源不斷的運來大批武器的時候,他才發覺,原來李明峰並不僅僅是一個大清重臣這麼簡單。又經過各方探尋,大院君得知,李明峰在國內擁有的勢力很大,甚至已經具備了和清朝對抗的力量,所以大院君經過對比,最終決定,還是將密信的事情通知李明峰。
即便將來李明峰被清朝剿滅,大院君也可以借口說是清朝方麵走漏消息,而不是自己告密。反正朝鮮李朝統治朝鮮已經有六百年了,即使大院君做這些事情,想必清朝也不會試圖推翻李氏在朝鮮的統治。
大院君此刻來報信,應該說是將寶押在了兩麵。
果然,李明峰陰著臉默然半響之後,語氣低沉的道:“大院君大人請放心,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除此之外,絕不入他人之耳。”
李是應也暗暗的鬆了口氣,抱拳道:“那就多謝太師大人了,我們小國寡民,實在是惹不起大清,還望太師大人多多擔待。”
李是應的態度也很明顯,他雖然能給李明峰報信,但是也不敢和清朝敵對,最終還是要站在中立,等到局勢明朗之後再決定立場。但是對李明峰來說,他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是對自己的極大支持了。
李明峰笑著說道:“無妨,此事其實我多多少少也有些預料,做了一些準備。大院君大人還是穩坐釣魚台,靜看風雲變化吧。李某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大院君大人放心,將來您一定會為今天自己所做的決定而感到慶幸的!”
大院君看到窗外天色已經不早,連忙站了起來,一抱拳道:“如此最好!我就先告辭一步了,希望太師大人早做準備!”
李明峰也知道,平壤城內和常勝軍內部都有清朝的探子、眼線,如果大院君在自己這裏逗留過久,恐怕會引起清朝方麵的猜忌,所以也不挽留。
送走大院君之後,李明峰連忙把常勝軍眾將召集到了書房之中,將情報組得到的清朝進行軍事準備的消息傳達給了眾人。
這次入朝作戰,遼寧巡撫劉銘傳、吉林巡撫宋慶、北洋水師總兵韋誌俊都因為有職務在身,所以沒有隨軍入朝。到朝鮮的三鎮統帥分別是蔡宜群、吳長慶和李秀成。
聽了李明峰的轉述之後,李秀成先冷笑一聲,隨即道:“滿清向來瞧不起漢人,曾國藩替他們打生打死,最終仍然被削除了兵權。太師大人雖然對朝廷忠心耿耿,但是也免不了兔死狗烹!這就是滿清的嘴臉!”
李秀成是長毛降將,對清朝向來不服,他初投李明峰的時候,不知李明峰脾氣,所以不敢多言。現在他跟著李明峰南征北戰也有三年之久了,大家互相都了解了。李秀成也通過這幾年的接觸,知道李明峰也並非什麼愚忠之人,也對滿清瞧不上眼,所以他才敢如此當中抨擊滿清。
李明峰知道,李秀成又在借機逞口舌之快,不禁苦笑道:“行了,咱們兄弟也不用發什麼牢騷,單說該如何解決便是!”
“直接打回去就是了!咱常勝軍百戰百勝,怕得誰來?”李秀成毫無顧忌的朗聲說道,“到時候太師大人做皇帝,我等也能如那徐達、常遇春一般青史留名,當驅逐胡人的千古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