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在宮女的扶持下走入東暖閣,坐到臥床之上。李明峰跟著走了進來,也在旁邊找了一張椅子坐了下來。
慈禧吩咐宮女上茶,片刻之後,慈禧一邊捧著茶碗喝茶,一邊緩緩的說道:“太師大人也是明白人,蘭兒在這裏就明人不說暗話了。”
慈禧和李明峰也算有些私交,當初肅順叛亂,李明峰在密林之中找到了落難的慈禧和慈安,當初這兩個女孩和受驚的小兔子一般,十分嬌弱。也許因為曾經將較弱的一麵暴露給李明峰看到過,所以慈禧在私下裏也不忌諱表現的柔弱一些。
她此刻甚至自稱“蘭兒”,她這個“蘭兒”一出口,旁邊伺候著的太監、宮女雙手都有些顫抖,暗自也對這個太師更加的敬畏起來。能讓太後都放下身段攀舊情的人,他們這些奴才誰敢大意?
慈禧可沒時間理會這幫奴才想什麼,她繼續講到:“如今南京光複,長毛、撚子化作飛灰,天下重新一統,此乃天下之幸。但是叛賊雖平,地方勢力又起。
兩江總督曾國藩的湘軍、江蘇巡撫李鴻章的淮軍、閩浙總督左宗棠的楚軍、河南巡撫袁保慶的袁家軍,兵力甚眾,達到數十萬之巨。如果再加上李太師的人馬,地方的軍隊總人數和整體戰鬥力都要超過朝廷的軍隊。
這麼一來,朝廷便被地方架空,朝廷的命令,地方大員不執行,朝廷也沒有辦法。更嚴重的是,如果一旦地方大員心生異端,朝廷也無力相製。說句不好聽的,若是曾國藩或者李鴻章、左宗棠,甚至是太師大人興兵造反,恐怕轉眼間,大清就有滅亡之虞!哀家畢竟是大清的太後,朝廷之憂,就是哀家之憂。”
李明峰聽了這話,臉色也很不好看,慈禧的話說的太直白了,直接說明朝廷擔心他們地方勢力造反。但是也正因為直白,老李才不知該如何應對,因為慈禧所言,都是事實。
說到這裏,慈禧麵露感傷,低聲道:“太師大人當初對蘭兒有救命之恩,蘭兒欠太師大人一條命,不過太師大人如今已經位極人臣,權勢榮耀,天下再無第二人可出太師之右,這也是蘭兒居中協調的結果。
據聞,太師在江南又收編了長毛反賊的七八萬大軍,現在朝中不少老臣都開始抗議了。常勝軍十幾萬人馬就盤踞在距離京師三百裏範圍內,朝廷感覺壓力太大了。太師若是念著昔日舊情,還請給朝廷幾分顏麵,削減一下常勝軍的員額吧。”
李明峰聽了這話,即便是心腸硬如鐵,也忍不住一陣動搖。慈禧這次沒有使用任何手段,而是直接抬出了根本問題,並且祭出了感情攻勢,這讓老李招架不住了。
確實,李明峰能從一個地方小實權派,走到直隸總督,再坐到戴三眼花翎的正一品的太師,是和慈禧的有意提拔分不開的。雖然慈禧曾經想要利用苗沛霖和袁甲三的反叛而除掉李明峰,但是那也是和李明峰當時的囂張跋扈分不開的。
換李明峰坐在慈禧的位置上,隻會用更狠毒的手段對付自己潛在的最大威脅。慈禧太後說的在情在理,李明峰實在不知如何拒絕。從理智上分析,老李知道不能放棄兵權,甚至都不能大規模的減少自己的兵力。
但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上來講,老李又知道,自己不讓步也是不現實的,現在叛亂已經平定,自己已經沒有任何理由繼續掌握大軍了,尤其還是在北京附近掌握大軍。如果自己堅持不裁軍,難免不讓人懷疑自己的用意。
李明峰皺著眉頭,沉思了半響才道:“太後話都說到這個地步了,臣要是繼續堅持不退讓,也對不起太後的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