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這樣,才導致楊秀清獨攬大權,最終竟然發展到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的地步。
但是殺了楊秀清之後,洪秀全就失去了享樂的機會。因為洪秀全手中沒有任何一個既有能力,又能得到他完全信任的人才。
石達開等人有能力,但是洪秀全不信任他們。洪仁達、洪仁發深得洪秀全信任,但是卻沒有管理國事的能力。
自從再度見到洪仁玕之後,洪秀全發現,他終於又找到了可以委托國事的人。洪仁玕是他的弟弟,忠誠方麵沒有問題,而且洪仁玕還讀過書,走南闖北很多年,比洪仁達、洪仁發那兩個老農可強太多了。
就如同發現了一個寶藏一般,洪秀全在洪仁玕抵達天京一個月後,就立刻加封洪仁玕為幹王、正軍師、總理,負責全國政務。洪秀全滿以為從今以後,他就可以繼續在宮內享樂了,不過,事情的發展卻出乎了他的預料。
這道命令發出之後,舉國嘩然。太平軍上上下下的所有將領,都上書洪秀全,表達著自己的不滿。
最能引起大家對比的,就是洪仁玕和陳玉成。洪仁玕,沒立下任何功勞,也沒有任何資曆,至於能力,這東西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外人也無法確定洪仁玕到底有多大的本事;而陳玉成,論功勞,死在他手上的清軍士兵起碼十幾萬,被他斬殺的一品、二品大員也有十幾個,論資曆,陳玉成也追隨洪秀全南征北戰十幾年。
但是陳玉成卻僅僅是成天豫,而洪仁玕卻是幹王!要知道,此時太平天國的爵位最高的是王,其次是義,再次是安、再再次是福、再再再次是燕,然後才是豫!
也就是說說,從天而降的洪仁玕竟然比太平天國功勞最大的軍事領袖陳玉成足足的高了五個等級!這種胡亂的封爵,豈能讓人心服?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洪仁玕就是另一個洪仁發、洪仁達兄弟。加封他為王,完全是洪秀全出於私心。
過了一陣子,洪秀全自己也知道自己做錯了,他沒料到太平天國的軍民的反應會這麼劇烈。但是天子的命令,是不能更改的。洪秀全無奈之下,隻得加封陳玉成為英王,希望以此來平息眾將的憤怒。
不過,這麼一來事態不但沒有平息,反倒更加惡化。陳玉成當時是前軍主將,位在中軍主將楊輔清之下。
陳玉成的功勞很大,如果爵位勉強的比楊輔清高一個等級的話,大家還能接受。但是陳玉成封王之後,他的爵位可就比身為侯爺的楊輔清高了整整六個等級!楊輔清的部下自然會為主將鳴不平。這麼一來,洪秀全隻能再度加封楊輔清為輔王,和陳玉成並列。
楊輔清、陳玉成都封了王,那太平天國另一個重要將領李秀成自然也不會甘心比他們低上六個等級。經過李秀成的不斷施壓,洪秀全後來也隻得再度加封李秀成為忠王。
太平天國的五大主將,除了韋誌俊叛變之外,其餘的三人都封了王,那最後一個,也就是李世賢自然不甘心受到歧視。事情發展到最後,洪秀全也沒有辦法了,隻能再加封李世賢為侍王。
封了李世賢之後,天京內部的高官,比如統領禦林軍的蒙得恩,統領九門的魏超成;還有其他派係的人員,比如統領百萬撚軍的張樂行等人,也不甘心做什麼侯爵、豫爵了。最後洪秀全也在眾將的逼迫下,索性的放開了封爵條件,大肆封王。
到後期,洪秀全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思了。“你們不是想要王爵嗎?那我就封!誰要就給誰!讓你們搶,我封上千個王,看你們搶的還有什麼意思!”
在洪仁玕抵達天京之後,短短兩年時間,太平天國竟然加封了兩百多個王。到1864年的時候,太平天國的王爺已經發展到驚人的兩千七百多個了。
所以說,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洪仁玕都是太平天國王爵封濫的罪魁禍首。
聽完李秀成的講述,李明峰也終於明白了,為何太平天國的王竟然如此之多。
李明峰搖了搖頭,笑著說道:“沒想到洪秀全竟然是這麼一個孩子脾氣的人。”
“天王確實很孩子氣。”李秀成無奈的說道,“當初我勸他離天京,到閩、贛發展,結果他因為記恨我救援天京過晚,竟然說‘你自去便可,朕哪也不去!’”
李明峰搖了搖頭,暗想,就這麼一個人竟然將天下攪的大亂,也算不可思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