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綠營軍這次可就是有苦說不出了,曾國藩也不給他們留情麵。把最危險的任務交給了他們。反正曾國藩也不怕別人說閑話,他自己的親弟弟曾國荃也在最前線,誰敢說他自私?
眾人得令之後,都吩咐親信回營傳信,準備渡江。至於李明峰、李鴻章他們,則暫時在湘軍大營休息了起來,等候明天的全軍渡江。老李將辦事穩妥的陳星翰派了回去,組織人馬渡江,他和劉銘傳等人則在湘軍大營之中,參加軍事會議,討論進攻細節。
第二天,李明峰、李鴻章、曾國藩等人帶著數十員將領、數百名親兵,到江邊高地上,觀看大軍渡河。渡河的船隻一部分是征用當地百姓的,一部分是由彭玉麟的水師提供的,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小舟,總數大約有兩千多艘,一次可運送四五萬人。
此時,正是天氣清爽的時候。站在山上,眾人可以看到方圓數十裏的景物。現在各路大軍,數十萬人馬,密密麻麻的列成無數方隊,都在江邊上等著過江,一眼望去,人比螞蟻都多,見不到邊際。萬裏長江之上,數不盡的船隻正在陸續的運兵過江。
這等場景,絕對當得起壯觀二字!
李鴻章看著數十萬大軍渡江,心潮澎湃,高聲吟道:“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裏外覓封侯!”
“好詩!”眾人齊聲讚道。
“好詩!”李明峰也跟著讚道。就連李明峰這個不通文墨的人,也能聽出這首詩的好來。一萬年來誰著史? 八千裏外覓封侯!赤裸裸舒展出了李鴻章的抱負。
李鴻章看著數十萬大軍渡江,感覺長毛覆滅在即,他認為自己也會因此而名標史冊、封侯拜相。心情激蕩之下,隨口朗誦出來這種言誌的詩。
這等好詩一出,眾人紛紛讚歎。先是曾國藩也合了一首,隨後大胖子左宗棠也腆著臉吟了一首。
眾人之中,才學最高的當為曾國藩,他可是當過全國科考的主考官,做過禮部侍郎的人物。其次是李鴻章,李鴻章也中過進士,也算是有才學的人物。其實,即便沒有長毛之亂,就憑這兩人的學識和手段,將來早晚也能做到正一品的大員。
眾人之中再往後就是左宗棠了,左胖子隻中過舉人,沒中過進士,稍微比曾、李差點,但是也要比其他人強上很多。
至於李續宜、李明峰、袁保慶三人,則是大老粗,根本不懂得吟詩,隻能在旁邊給人喊好助威。
正當眾人詩性正濃的時候,李明峰身後的劉銘傳語帶調侃的說道:“大人,您在軍營的時候,常常自詡為天下少見的全才,今日何不露一手給他們瞧瞧,震震他們這幫子腐儒!”
李明峰一行人在最邊上,再加上劉銘傳有意的壓低了聲音,所以隻有常勝軍眾人聽得到了劉銘傳的調侃。
李明峰麵色通紅的斥道:“去你的!你小子是找死是不?”
老李經常在軍營中給這幫子將領講西方的事務和未來的科技,唬的這幫傻小子一愣一愣的。講到興奮的時候,老李有時候就把握不住了,逐漸演變成了吹噓。自詡為天上地下難尋的全才。
劉銘傳早就看不慣老李臭屁的樣子了,這次他總算尋找到了機會,準備借機落一落老李的麵子。但是他做事還是有分寸的,這話隻敢讓常勝軍諸人聽見。
劉銘傳看到老李吃癟,興奮的逼問道:“大人,您到底會不會吟詩啊?”
此刻不但是劉銘傳,就是吳長慶、和宋慶,也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隻要老李今天說出來一句“不會!”來,他們將來可就有取笑老李的機會了。
老李梗著脖子說道:“會,怎麼不會!”
劉銘傳帶著狐狸般的微笑,緩緩說道:“那……您…..”
看到劉銘傳那找抽的表情,老李雖然氣憤,但是現在卻不能表現出惱羞成怒的狀態,否則更丟人。突然,老李腦中靈光一閃,頓時高聲道:
“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蒼桑。”
李明峰將整首詩吟唱完畢之後,發覺眾人都呆呆的望著自己。尤其是劉銘傳、吳長慶等常勝軍眾人,都張著大嘴,麵露癡呆,看那樣子,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