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是殺了人家的哥哥,但是洪秀全卻對楊輔清和韋誌俊的態度卻截然相反。一個是大加提拔,極力重用,一個卻是屢屢打壓,甚至是在背後尋找機會謀害。這種辦事風格,實在是讓人迷惑。
除了這個例子之外,還有就是李氏兄弟的例子。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少有的名將,擅打硬仗、大仗,所立戰功無數。但是洪秀全卻總是不信任他,李秀成鎮守蘇州六七年,但是一家老小卻被扣押在了天京城。
兩年前湘軍進攻天京城的時候,李秀成帶兵救援,洪秀全竟然因為害怕李秀成奪他的帝位,而不放李秀成進城防守,讓李秀成帶兵和湘軍在城外死磕。更過分的是,他還不提供一兵一卒一粒糧的支援!
李秀成得勝之後,洪秀全也勒令其不許入城,最終隻是送給他一塊“千秋忠義”的大匾,以示獎勵。遇到這種待遇,李秀成想投降朝廷也就沒什麼出奇的地方了。
於此相對的是李世賢,李世賢最初是靠自己的哥哥李秀成的提拔而起來的。但是到了後期,洪秀全似乎更信任李世賢。雖然他戰功遠遠不如李秀成,但是李世賢掌握的兵力和權力卻逐漸的超過了李秀成。這不能不讓人道一個“怪”字。
用人不明,就注定了洪秀全的失敗。
如今天京的防務就由李世賢負責,韋誌俊說,隻需李秀成振臂一呼,李世賢就會來投。但是,老李對此還是頗懷疑慮的。
首先,李世賢是否會真的聽李秀成的話?在李世賢眼中,兄弟之間的親情重要,還是君臣之間的恩義重要?
第二,即便李世賢聽李秀成的話投降常勝軍,但是李世賢手下的將領有幾個人肯背叛天王?
要知道,天京城內的士兵,都是拜上帝教的教徒,對天王忠心耿耿,絕無二意。而且當初韋誌俊背叛天國的時候,他的麾下還有至少三分之二的士兵和將領棄韋誌俊而去呢,更何況天京城內的這些更加忠誠的將領和士兵了。
第三,按最最樂觀的估計,就算李秀成和李世賢帶了十萬長毛來投降,老李又敢收嗎?朝廷會讓他收嗎?收下的話,老李又拿什麼銀子來養這麼一大批軍隊?現在常勝軍的支出都讓老李焦頭爛額,入不敷出了,哪裏還有擴軍的銀子?
而且天京城內長毛太多,不像當初收編撚子的時候,老李可以遣散劣等士卒。
老李可以遣散幾千人,但是決不可能遣散十幾萬人!十幾萬從戰場上廝殺了十幾年的反政府武裝的老兵,如果在得不到足夠後半生生活的銀子的情況下,就被遣散,那後果會如何?
凡是有點理智的人都知道,後果肯定是這部分人馬立刻就會轉化成無數股土匪,在江南地區繼續作亂。
剿滅一千股,每股一百人的土匪的難度比剿滅十萬人的軍隊的難度要大上十倍!而且土匪的危害性更大,活動範圍更廣。
所以,無論怎麼分析,李明峰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救援李秀成的理由!
想明白事情可能的後果和影響,李明峰皺著眉頭說道:“韋大哥,此事休要再提。老弟實在是無能為力!”
韋誌俊聞言,麵色一黯,歎了口氣之後,對著李明峰拱了拱手道:“讓大人跟著費心了,我也知道此事決不可成,但是韋某要全了這朋友之義,否則將來下了九泉,我也沒臉再見李秀成大哥。”
李明峰搖了搖頭,歎了口氣,表示了自己的無奈,隨後又擺了擺手,示意韋誌俊先回去。
韋誌俊重重的歎了口氣,離開了中軍大帳。李明峰以為此事已了,但是他卻沒注意到,韋誌俊轉身的時候,那堅定的表情。
第二天清晨,李明峰正睡的迷迷糊糊的時候,就聽到有急促的腳步聲向自己走來。
老李勉強睜開眼睛,看到原來是自己的心腹親兵胡鵬。
胡鵬快步走到李明峰的床邊,給李明峰打了個千,低聲說道:“大人!昨夜有人救走了李秀成!”
“什麼!”李明峰聞言,臉‘唰’的就白了,背上冷汗直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