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五章 英雄末路(1 / 3)

看到僧格林沁從馬上跌落,身後的眾親兵大驚,連忙下馬攙扶。

“王爺!王爺!”眾人扶起僧格林沁連聲呼喊。

僧格林沁聞聲,悠悠醒轉,重重的歎了口氣道:“哎!半年前,本王沒保護好瑞中堂,這次又沒保護好文中堂。朝廷兩大棟梁損折,實為本王之誤!”

瑞麟是大清僅次於僧格林沁的滿蒙大將,他死之後,僧格林沁就內疚不已。這次又在僧格林沁眼皮子底下死了一個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僧格林沁更是悲憤難當。

眾人見狀,紛紛勸慰,稱罪在撚匪,不在僧王。

在眾人的攙扶下,僧格林沁站了起來。僧王當即下令,一萬大軍下馬,在戰場之上尋找可能生還的將士。找了大半個時辰,隻找到了一百多個重傷的士兵,其餘的全部陣亡。

文祥雖然被砍得不成人樣,但是官服、頂戴仍在,有士兵發現了其喪命之處,連忙呼叫眾人前去。僧格林沁到現場一看,又是一場大哭,然後吩咐眾人將文祥屍首裝好,命人送入京師,請求皇帝封賞。

送走文祥屍體,僧格林沁帶著一萬大軍將其餘的士兵就地掩埋。文祥帶出來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蒙古騎兵,這些騎兵在僧格林沁手下征戰十餘年,和僧王感情非同一般,僧王實在是不忍心讓他們暴屍荒野。

這時,袁甲三和苗沛霖也率領一萬大軍趕到此處,看到慘狀,兩人也十分默契的陪著痛哭一番。

僧格林沁掩埋清軍屍體,一方麵是出於內心感情,另一方麵也是為了等這兩人到來。文祥之所以陣亡,無非就是因為小瞧了敵人罷了。以一萬大軍追擊十幾萬撚子,風險太大,文祥是一萬人馬,僧格林沁也是一萬,既然張樂行能殺了文祥,也就能殺了他僧格林沁。

想通這點之後,僧格林沁索性就再此等候袁甲三和苗沛霖前來。

苗沛霖哭了一陣子,然後對僧格林沁說道:“王爺!我已經派信使去前方送信了!相信得到我的命令之後,宿州守將就會將張樂行攔住!我們還是趕緊追擊吧!隻有殺光撚子,才能讓這一萬將士在黃泉路上走的心安啊!”

苗沛霖的命令已經發出,信使的速度肯定比撚子們的兩條腿要快,所以撚軍一定會在宿州遭到攔截。宿州隻有兩萬苗家軍駐紮,如果硬要攔截十幾萬撚子,肯定會吃大虧。所以苗沛霖催促僧格林沁抓緊出兵,好為宿州的軍隊分擔壓力。

“好!咱們立刻啟程!”僧格林沁答道。

張樂行一旦突破宿州防線,進入蘇北、魯南等撚軍發祥地,再分散進當地鄉村,展開遊擊戰,那樣的話,僧格林沁的兵力再多一倍也休想再替文祥報仇了。

商議已定,袁甲三、苗沛霖、僧格林沁三人各自率領一萬騎兵向東狂追。

因為已經連續趕路了一天一夜,所以到了當日晚間,僧格林沁也不得不讓大軍暫時停止追擊,休息一夜。這一夜還算安穩,張樂行在得知追來的足足有三萬騎兵之後,就放棄了偷襲的打算,繼續逃竄。

第二天,天剛剛亮,三支大軍就都重新披掛,再度追擊。

當日午時,三萬大軍追到宿州境內,正好遇見撚子在追殺潰退的苗家軍。僧格林沁二話不說,直接率軍發起猛攻。

張樂行在宿州遭到攔截,心中就叫苦不已,他知道僧格林沁就在後麵緊追不舍,所以督促大軍猛烈攻擊,希望能快速突破宿州防線。

但是兩萬人馬組成的防線那裏那麼容易擊破,從早上廝殺到了中午,撚軍可算將宿州的苗家軍殺的退回城去,但哪知僧格林沁也在這時趕到了!

僧格林沁是攜恨而來,他手下的一萬蒙古騎兵也對撚子恨之入骨,所以動起手來,分外拚命。撚軍的形勢恰恰相反,撚軍急於後退,無心戀戰,加上對方又是威名赫赫的僧格林沁,所以戰鬥力打了個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