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峰乘坐十六抬大轎到了撚軍大營門口,下了轎子,虛情假意一番將邱青林等人扶起,接受了象征投誠的旗幟、印信等物。然後又對邱青林和這幾個將領說了許多嘉勉的話,最後才率八千大軍進營。
進營之後,老李先讓人將那麵十丈大旗樹在營頭,讓其他人都知道,這座大營已經換了主人。
此刻撚軍大營一萬大軍中的絕大多數士兵還不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大部分仍然在熟睡之中,李明峰率軍進營之後,迅速控製了大營的關鍵部位,免得生出變故。邱青林擊鼓發令,集合了尚不知情的眾撚軍士兵。
邱青林站到高台之上,將現在的險惡局勢講了一遍,又提到蘇天福已經陣亡,將現在的形勢形容為不得不降。何橋生等人被邱青林扣上了拒絕投降,準備帶著全軍一起赴死的帽子,眾撚子聞言,無不氣氛難當,紛紛叫罵,要死他就自己死,何必帶著大家夥。
隨後就簡單了,李明峰登上高台,講了一遍撫慰的話,凡是願意留下的,經過考察合格的都是朝廷正規軍,不願意繼續打仗的,或者不想給朝廷賣命的,可以拿著自己的物品離開軍營。
李明峰表態完畢,邱青林又繼續詳細的講解常勝軍的寬大政策。足足忙活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才講解完畢。
最後,一小部分早就厭戰的撚子,收拾了自己的私人物品,出營返鄉去了。李明峰也不為難他們,開了大營之門,讓他們帶上路上所需的糧食,放他們離去。
這兩三千撚子一出營,正好碰見剛剛趕來的侯傑。
侯傑已經得知李明峰受降了撚子,所以也不為難這些卸甲的殘兵,他徑直率領五千騎兵到撚軍大營之下求見李明峰。
侯傑率領五千人馬到了大營之下,卻看到營門已經緊閉,侯傑連忙派人前去叫門。
李明峰得到報信之後,派遣親兵去擋駕,聲稱此處戰事已了,袁家軍沒有必要入營。而且禹城尚有蘇天祿一萬大軍盤踞,希望侯傑還是盡早去禹城進攻為好。
禹城、臨邑是由蘇天祿鎮守,那一萬人馬可要比撚軍大營的一萬人馬精銳的多,而且蘇天祿絕對不會放棄替大哥蘇天福、三弟蘇天壽報仇,所以對付禹城、臨邑,隻有強攻一途。
城池不比營寨,城池要堅固的多,而且禹城、臨邑兩城尚有存糧無數,足夠半年所用。雖然禹城的蘇天祿不可能扭轉戰局,但是他的臨死頑抗,卻會給負責攻擊的部隊帶來巨大的損傷。
常勝軍雖然有為數眾多的火炮,擅長攻城。但是老李可不想浪費炮彈去替朝廷掃除禹城。誰想要這份功勞,誰就去吧,李明峰不像袁甲三和侯傑他們那樣渴望功勞,老李已經做到了直隸總督,他現在對自己的位置很滿意,現在就是讓老李進京去做軍機大臣,老李還不同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