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和袁甲三關係不睦的大臣也會趁機“誣陷”袁甲三是因為撚子容不下他才繼續效忠朝廷的。所以,袁家軍隻能通過明刀明槍的廝殺來表明自己和撚子沒有絲毫瓜葛。
營上的撚軍將領罵了許久,口水耗費了許多,卻絲毫動搖不了侯傑。看清楚局勢,侯傑將軍隊分成兩批,堵住撚軍大營的西、北兩門。這麼一來,營內的撚軍也閉口不罵了,他們開始考慮起了自己的安危。
邱青林雖然對李明峰反清之事有所懷疑,但是他卻沒想到袁甲三竟然也放棄了反清,這麼一來,自己一方豈不是在以一萬人馬對抗數十萬大軍嗎。現在來看,敗亡已經僅僅是時間問題了,邱青林求降之心更為急迫。
侯傑帶來的都是騎兵,不能攻營,他來此隻是為了表明態度,以後好搶奪功勞。所以西北兩門外的袁軍騎兵已經都下了馬,此刻正慢慢悠悠的在撚軍大營前方數百米處生火造飯。
撚軍將領看到侯傑如此藐視他們,竟然當著敵軍的麵吃吃喝喝,又是氣的大罵不已,隻不過卻沒人敢出去挑戰。倒不是眾撚軍怕了這五千騎兵,實際上眾人怕的是這五千人背後的力量。
這五千騎兵背後是袁甲三的十萬大軍,還有其他的朝廷軍隊數十萬。一旦冒險出營攻擊,再巧遇袁家軍的大軍抵達,出營攻擊的撚軍就休想回來了。
而且袁甲三都放棄了反清,那他“介紹”來的李明峰,肯定是更不可靠的。根據情報,常勝軍恐怕馬上就會抵達這裏,常勝軍的威力,眾人還是有所耳聞的,所以沒人想在這個時候出風頭,去試試能否在給短期內擊敗侯傑。
果然,侯傑率領的五千騎兵剛剛吃飽飯,常勝軍的旗號就已經遙遙可見了。
這次出征,李明峰也特意訂做了一麵大旗,這麵大旗比僧格林沁那麵還要大上許多。此旗高有近三十米,旗杆有人的大腿那麼粗,旗麵長九米,寬七米,在天氣和地形適當的情況下,五六裏外都能清晰的看到旗上那大大的“李”字。
這麵大旗是紅底黑字,旗麵是用上好的綢緞所製。僧王那麵大旗是由一個身材魁梧的蒙古壯漢扛著,但李明峰這麵已經超乎人力所能接受的了,所以老李將其綁在了馬車之上。從此以後,常勝軍的部隊就誕生了專業的旗車。
“夠威風!”李明峰看著大旗,美滋滋的想到:“這次打完仗回保定按這個標準做幾十麵,六大督標每個標都發一麵,總督署再立一麵,保定四個城門每個再立一麵。恩,天津也得發幾麵。
最大型號的是我的‘李’字,以後六大督標出去打仗,必須扛著我的‘李’字旗,然後再加抗一麵和僧格林沁那般大的‘蔡’‘陳’等統領字號旗。這才能顯出我軍威武!”
老李最近的譜是越擺越大,自從進京的時候體會到了那種擺譜的快感之後,老李對麵子的追求就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次出征,老李不但異想天開的弄了一麵大旗,而且沒有騎馬,而是坐在一頂十六抬大轎之上。
常勝軍和其他軍隊不同,因為有火炮等重型武器需要隨軍,所以行進速度很慢,這也就成全了老李。讓他的十六抬大轎和超級大旗能夠跟得上行軍速度。
至於十六抬大轎是否違禁,李明峰倒也沒考慮過,反正違禁的事情他犯的多了,債多不壓身,老李也不在乎多增加幾條大不敬的罪過。
此時已經到了下午四點多鍾,李明峰率領韋誌俊、陳星翰兩員大將,帶領八千大軍終於抵達了撚軍大營外圍。
沒等到地方,老李就已經知道侯傑搶先一步占了個位置。這早在李明峰預料之中,老李也不在意,既然侯傑圍住了北、西兩麵,老李也就率領大軍占據了南、東兩麵,兩軍配合,將撚子團團圍困在大營之中。
李明峰是和袁甲三平起平坐,平級論交情的人物,侯傑可不敢怠慢。常勝軍抵達之後,侯傑連忙到常勝軍中去給李明峰請安,表示完全服從李明峰的領導。
伸手不打笑臉人,老李雖然知道他是來搶奪功勞的,但是仍然撫慰了一番。因為已經傍晚了,所以兩人約定,明日清晨再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