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峰啟奏完畢,太和殿上鴉雀無聲,眾臣都沒想到,李明峰的第一本竟然就直接將最關鍵的問題挑明了!
小皇帝即將在數日之後舉行登基大典,等到大典舉行完畢,按照大清的祖製,兩宮太後就不許再上朝聽政了。所以,在天子登基大典之前,輔政體製必須要確定下來,無論是親王攝政、太後垂簾還是大臣輔政,都要有個說法,否則朝政就無法正常辦理了。
短暫的寂靜之後,站在最前排的數個年紀頗大的老臣也出來跪下。
“臣周祖培也懇請兩宮太後臨朝斷事!垂簾聽政!”
“臣倭仁懇請兩宮太後臨朝斷事!垂簾聽政!”
“臣祁雋藻懇請兩宮太後臨朝斷事!垂簾聽政!”
“臣翁心存懇請兩宮太後臨朝斷事!垂簾聽政!”
隨著四大尚書的表態,鐵帽子親王也有數人出班懇請兩宮太後垂簾。
這些人倒也算是為了朝廷著想了,現在的局麵,權臣輔政是不可能了,所以隻能是在親王攝政和太後垂簾這兩種政治製度中選擇一種。但是親王攝政這條,群臣都有忌諱,畢竟有多爾袞的事情做先例,眾臣都不敢妄言攝政。
多爾袞囂張跋扈,欺淩幼帝,很多人都認為,幸虧多爾袞沒有兒子,否則順治早就被廢了!
所以,真正為朝廷著想的人,都出班讚同太後垂簾聽政。
太和殿上,數百朝臣,現在跪在地上的僅有十幾人。
“老六?”
“六哥?”
五阿哥敦親王和七阿哥醇郡王壓低聲音喚了一聲奕。
在鹹豐朝,敦親王、恭親王和醇郡王都是富貴親王,手中無權,隻能每日裏遛鳥鬥雞。這次改朝換代,眾人都希望能獲得個好差事。
恭親王奕是眾王中能力最強的,所以眾近支親王都默認他是領袖,唯他馬首是瞻,希望他能為眾人爭一份實權。
眾親王、郡王、貝勒都在等著恭親王表態,那邊寶鋆、勝保、綿森等人也都暗自豎起耳朵,準備看恭親王如何應對。
恭親王此刻心中也是猶豫不決,雖然他早就知道這個問題遲早都要提出,但是直到現在他都拿不定主意。
換作兩個月前,他肯定是支持兩宮太後的,但是現在卻不同了。兩宮太後,尤其是慈禧太後對其的限製之意已經極為明顯。兩宮太後一旦掌握的朝政,奕的日子肯定不好過。
奕想出聲抵製兩宮太後垂簾,但是又有很多顧忌。一旦他表態不支持,甚至是反對垂簾,他就會站到兩宮太後的對立麵上去,和兩宮太後直接發生衝突。
兩宮太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比如現在已經表明立場的四大尚書和幾位鐵帽子王等人都是“太後黨”。所以,一旦發生直接衝突,奕也不敢說自己一方有幾分勝算。
更何況,萬一兩宮太後一怒之下,鋌而走險,宣布免了他的一切差事,甚至圈禁宗人府,奕還真不知該如何應對。
從始至今,奕都沒想過造反,他所求不過是盡量多的權力罷了。所以,兩宮太後一旦使用極端手段,不想造反的奕將會陷入手足無措的境地。
“臣賈楨懇請兩宮太後垂簾聽政!”正當奕猶豫不決的時候,站在最左邊的吏部尚書道。
此人一出,眾人眼皮都是一跳,心中暗道:賈楨是恭親王奕的老師,現在他在恭親王表態之前先開口,難道說他並非是“恭王黨”而是“太後黨”?
賈楨一開口,緊接著又有數十人紛紛表態。
這些都是六部的中層官員,他們見到頂頭上司們都出來表態了,所以也連忙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