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醇郡王(3 / 3)

如今,近支親王就剩下了老六恭親王奕、老七醇郡王奕譞、老八鍾郡王和老九孚郡王四人。奕今年三十,而奕譞剛剛二十一歲,老八老九還未成年。

按大清祖製,皇帝年幼,應由近支親王攝政。即使是不攝政,也應由近支親王議政。但是鹹豐帝性格多疑,將親兄弟排除在了統治核心之外,一點實權都不給自己兄弟。隻有在英法聯軍兵臨城下,鹹豐帝倉皇北逃之際,鹹豐這才想起了自己的弟弟,把北京的爛攤子交給了奕。

鹹豐駕崩之後,載垣、端華這種遠房的親王都得到了輔政機會,而奕作為鹹豐的親弟弟卻沒有撈到一點好處,所以奕才想奪權。

但是就憑奕一個人,勢力單薄,所以奕才拉上醇郡王奕譞。

醇郡王、鍾郡王、孚郡王三人同父同母,關係緊密,幾乎可以稱為不分彼此。鍾、孚二王年紀太小,隻有醇郡王成年了,所以奕拉上了醇郡王就相當於拉上了整個皇族的勢力。這樣,在政變之後,奕不但能得到皇太後與皇帝的支持,又能得到整個皇族的支持,他出來執政也就理所當然了。

而且,醇郡王奕譞身份極為特殊,他不但是剩餘兩個郡王的同母兄長,還是慈禧太後的妹夫。慈禧太後僅有一個妹妹就嫁給了奕譞做福晉,將來政變成功,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奕譞憑借先帝的親弟弟的和皇太後的妹夫這雙重身份,必定會朝廷中地位超然。

奕如果要想排除掉奕譞來獨自控製朝政,其他的近支王爺不會同意,慈禧太後也不可能同意。既然無法排除,奕索性就提早將奕譞拉入自己的陣營。

但是奕譞畢竟年紀太輕,性格魯莽,連續幾次聽到桂良否定他人的意見,急於奪權的奕譞忍不住張口斥責了起來。

幸虧寶鋆是個老好人,連忙出口說圓場話,這才免除了桂良的尷尬。

“是啊!醇郡王莫怒,隻要想,辦法肯定是有的。八大臣目無君上,失敗是必然的,我等不必毛躁,事情肯定會解決!”桂良說到。

醇郡王礙於奕的麵子,也不再繼續責怪桂良,轉身對寶鋆說到:“寶大人向來以老奸巨猾著稱,今日你出個主意吧!”

寶鋆老臉通紅的說到:“醇郡王謬讚了,下官哪裏當得起老奸巨猾一說啊!”

“不過,下官確實也有點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可行,希望各位大人莫要見怪。”寶鋆繼續說到。

“都是自己人,有話就直說吧。”奕不耐的說到。寶鋆這人智謀出眾,但是就是做事太過謹慎。

“既然不可力敵,那就要智取!”寶鋆麵帶神秘的說:“八大臣又不是穿一條褲子,隻要想點辦法,分裂八大臣,那事情就好辦多了!”

“願聞其詳!”恭親王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這次護送帝後的是禦前大臣景壽和軍機大臣兼禮部尚書匡源二人。這兩人和肅順不同,肅順這賊人膽大包天,桀驁不遜,但是景壽和匡源卻是耿耿忠臣!肅順敢脅迫皇太後和聖上,但是景壽和匡源卻不敢!”

眾人聽了之後,都點了點頭。雖然八大臣和恭親王一黨互有齷齪,但是雙方卻都承認,無論是八大臣還是恭親王,都是大清的忠臣,沒有反心。即使是肅順,也就是脾氣大點罷了,倒不是說肅順真就有什麼不臣之心,而匡源、景壽之流更是不敢忤逆皇太後和皇帝。

“尤其是景壽,乃是王爺的親妹夫,隻要王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恐怕景壽會倒向我們。至於匡源,是下官的老上司了,下官對他了解頗深,他對朝廷可是忠心耿耿,到時候隻要皇太後一開口表明態度,匡源絕對不會跟隨載垣、端華、肅順之流一條路走到黑!”寶鋆仔細的替眾人分析到。

景壽之所以成為讚鑲政務大臣,靠的不是才能,而是特殊的身份——駙馬。景壽的大福晉固倫公主是鹹豐的妹妹,同時也是奕的妹妹!而且固倫公主和奕又是同母所生,所以,要是論起來,奕和景壽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

相對來講,景壽和肅順等人最多就算同一個利益團體,因為他們同為讚鑲政務大臣,所以景壽必須維護他們八人共同的利益。但是,隻要奕對景壽許以重利,恐怕景壽還是會站到自己的大舅哥這邊的。

“景壽倒不怕,隻要事情可定,本王隻需一聲招呼,景壽就會響應。但是,匡源此人難說,這人是個老學究,死抱著祖宗家法不放。雖然他不敢造反,但是他也絕對不會允許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奕滿懷憂慮的說到。

“此事倒也好辦!”文祥微笑著說:“我們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