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都以為兩宮太後服軟了,很多抱有投機心態的大臣都紛紛站入八大臣的陣營,其中不少人開始上書斥責董元醇禍國,認為免官實在是太便宜了這廝,對於這種奸賊應該是砍掉腦袋才算合理。
載垣、肅順等人此時站出來裝仁慈,聲稱董元醇雖然有罪,但不至死雲雲。頓時許多想投奔八大臣的小吏又開始歌頌八大臣的寬厚。
在這場風波之中,隻有李明峰看的清楚。李明峰可絕對不相信慈禧太後能向人屈服,如果這個中國曆史上向來以心狠手辣著稱的女人也屈服了,那隻能證明一件事情——她在隱忍。隱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慈禧是希望以隱忍來麻痹八大臣,好為日後更加猛烈的反擊做準備。
又過了三日,承德避暑山莊王公大臣們都身著孝服——鹹豐帝的梓宮要啟程回京了!
李明峰是可有可無的人物,朝廷中根本沒有他任何的位置,所以老李並未跟隨大隊人馬啟程。
“怎麼樣了?”李明峰對飛馬過來的探子問到。
“根據各處兄弟的打聽,九門提督文祥將整個北京的兵馬都控製了起來。現在的北京基本處於戒嚴狀態。”探子回答到。
“其他方麵的動向呢?”
“京畿附近都是勝保大人的人馬,大約有三萬多人,現在也在悄悄向京師移動。”
看來是要準備來硬的了,李明峰臉上現出了一絲冷笑:“嘿嘿,兩邊都不把我當回事,這次大爺我倒要讓你們看看,我李明峰是不是可以隨便就忽略的人物!”
李明峰經過簡單的研究,基本就能判定各方的打算。八大臣方麵,自然是想護送先帝梓宮入京下葬,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輔佐小皇帝。隻要進了京,開始了輔政,名義上定下來,其他人再想翻盤基本就不可能了。
就憑肅順這種脾氣,如果讓他掌握了最高政權,他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解除文祥、勝保等人的兵權。到了那時候,兩宮太後和恭親王就會一個籌碼都沒有了,未來更是要被八大臣壓製。
當然,這種情況是恭親王決不能容忍的。所以,恭親王絕對不會允許八大臣順利的帶兵進京。如果可能,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八大臣孤身進京,那樣奕就可以毫不費力的解決掉八大臣。但是,以八大臣的精明狡猾,出現這種錯漏的概率極低。
另一個方案就是,皇太後和小皇帝先行進京。隻要兩宮太後和小皇帝脫離了八大臣的控製,那一切就好辦了。隻需一道上諭,絕對忠於皇家的禁軍必定會倒戈,到時候,八大臣隻能束手就擒。
最壞的結局也不過就是八大臣控製禁軍起兵造反,這個局麵雖然是恭親王不想見到的,但是並不是不能接受。就憑八大臣手中的三萬多禁軍,根本無法對抗全天下的兵馬,恭親王顧慮的不過是,這麼做對大清的根基有所損傷罷了。
所以,事情的關鍵就是兩宮太後和小皇帝!
誰掌握了兩宮太後和小皇帝,誰就控製了政治上的最高點,誰就有能力下達聖旨!當年曹孟德之所以成了漢末軍閥中最大的一支,靠的就是這招‘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孟德嗎?貌似這廝的權力可比區區一個安徽巡撫要大啊!”李明峰望著遠處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低聲說到。身處亂局之中,李明峰此刻已經不滿足於一個安徽巡撫的位置了。
“命令都傳下去了嗎?”李明峰對身後的親兵問到。
“是的!劉銘傳大人,蔡宜群大人和陳星翰大人都接到了大人的命令!”
“好!”李明峰微笑著說:“叫兄弟們都注意點各方動靜,咱們人少,如果不用點腦子,這便宜未必能被咱們撿到。”
“是!”
“十天前我派小九返回安徽去調集援軍,這事辦的怎麼樣了?”李明峰問到。
“一直沒有消息傳來,但是據屬下估計,小九到壽春該有個三四日的時間了。如果所料不差,韋誌俊大人和吳長慶大人也該在這一兩日之間調兵北上了。”
李明峰望著南方,語氣低沉的說到:“我讓他們打散了部隊,化成小股入京,這樣雖然避免了被各路人馬發現,但是也大大的影響了行軍速度。現在戰事一觸即發,就憑咱們在北京的三千人馬,恐怕很難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