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鋆是常客了,不用通報,向下人問清楚王爺此刻正在書房,寶鋆直接就帶著李明峰去尋奕。
到了恭親王的書房,寶鋆也沒敲門,就帶著李明峰進了外廳。
正當寶鋆剛要伸手去揭內廳門簾的時候,就聽裏麵傳出來恭親王奕的咆哮聲:“這幫老不死的!皇兄駕崩竟然不讓我去奔喪!這些人還把不把我這個親王放在眼裏?!”
寶鋆聽了這聲咆哮,連忙咳嗽了兩聲。等屋內沒了聲息,才在門口說到:“禮部侍郎寶鋆帶壽春總兵李明峰給王爺請安來了。”
過了許久,屋內才傳出奕的聲音:“進來吧!”
兩人躬著身子進到內廳,李明峰眼睛一掃,發覺原來桂良這老鬼也在屋裏。
“給王爺和桂中堂請安!”寶鋆和李明峰都行了一個半跪禮。
“不用這麼多禮,寶大人、李大人你倆也坐吧!”奕說到。
看到李明峰和寶鋆都坐到椅子上,奕這才說:“李大人這次功勳卓著,本王也是高興的很。短短一年,李大人先於桐城之下大敗長毛,再趁廬州空虛而取之,複又參與安慶會戰,奪得長毛重鎮。前些日子又傳來捷報,說是常勝軍和湘軍差點將偽英王留在淮河北岸。這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驚世的功勞啊!”
李明峰聽了這話,腦袋有點轉不過彎來。這恭親王如此稱讚自己,示好的意思也太過明顯了,可他堂堂的監國親王,為何向自己示好呢?李明峰疑惑的想著。
李明峰想了片刻,忽然醒悟了:奕這麼做,唯一的可能就是現在他已經開始準備對付八大臣了。八大臣畢竟都是朝廷大員,恭親王要想鏟除八大臣,就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實力派大臣。
李明峰雖然不如勝保、文祥這類權臣。但是畢竟也是帶兵的將領。奕為了保險,還是準備將老李拉進自己的陣營,或者,最起碼也要保證老李不倒向八大臣。
“下官能有今日成就,全賴王爺提拔。若無王爺信任,委以重任,下官恐怕還在刑部大牢蹲著呢!” 李明峰非常識時務的說到。
恭親王對李明峰的回答很滿意,連聲說到:“好!好!好!”
“哎,剛才你在外麵也聽到了吧,李大人,你可知剛才王爺為何發怒?”一年未見,桂良更加蒼老,雖然身體差了,但這老鬼卻更狡猾了。
“下官不知!”李明峰用腳趾頭想也知道奕是因為八大臣而發怒,但是話卻不能從他嘴中說出來。
桂良緩緩的說到:“先帝駕崩的消息想必你也知道了。先帝的靈堂設在熱河,按祖製,群臣都該去吊唁。可是肅順、載垣這幾個奉旨托孤的大臣,竟然不許恭王爺去熱河吊唁。一幫奴才,竟然不讓親王去吊唁皇兄,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
李明峰也故作義憤的說到:“豈有此理!一幫奴才也敢如此!”
桂良繼續說到:“肅順他們,在洋人打來的時候,跑的比誰都快,單單留下王爺處理殘局。如今太平了,這些人又跳了出來。”
李明峰、寶鋆都是識趣的人,連聲附和桂良,‘憤怒’的聲討八大臣的不是。
看到李明峰立場站的如此之明確, 奕滿意的說到:“本王果然沒看錯人,李大人甚明事理。”
有些話不能多說,雖然四個人隻是寥寥的說了幾句,但是局麵就已經很清楚了。李明峰經過這次見麵,算是初步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奕也表達了接納的意思。
天色已晚,閑聊了幾句之後,李明峰就告辭了眾人,出了恭王府,返回驛站。
還沒到禮部的驛站門口,李明峰就瞧著門口有兩個人頗為眼熟,走進一看,李明峰這才看清,原來是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