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陳玉成說要親自去阻截清妖,完全是客氣話。倒不是他貪生怕死,而是因為他身為一軍主帥,如果遇難,那這六萬太平軍就會群龍無首,局麵將會更加困頓。為了天國大業,陳玉成也知道,他不能死!
這麵太平軍諸將還在爭執不休,那邊清兵卻越來越近了。李明峰和李續宜生怕劉銘傳和吳長慶被人家一口吃掉,所以一直是急行軍。
剛才在二十裏外,李明峰就下令開炮,一是為了振奮‘慶’‘銘’兩營的士氣,二是為了震懾長毛。
果然,聽到遠處炮響,正在苦戰的常勝軍士兵本來有些沮喪的心情,又振作了起來。長毛的陣腳也逐漸亂了,陳玉成也已經打消了吃掉劉銘傳和吳長慶的念頭了。
這時,陳玉成已經安排完畢,他的堂弟陳玉功率三千人馬阻截清妖主力。麾下大將藍成春帶一萬人馬繼續圍剿江邊的吳長慶和劉銘傳,陳玉成則親帥大軍渡河。
陳玉功今年二十二歲,也是一員勇將,當此危局,他主動請纓就是替陳玉成收攏軍心。這次擺明了是去送死,如果陳玉成派別人去,難免有些傷了軍心。陳玉功是陳玉成的弟弟,他去送死,則堵上了小人之嘴,也讓太平軍將士明白,英王爺並不徇私!
陳玉成見到堂弟請戰,也明白他的意思,點了點頭,表示撫慰。
天當正午,清軍探馬來報,說有數千長毛奮勇殺來。此時,湘軍與常勝軍都疲憊不堪,李續宜和李明峰對這幾千長毛也不敢大意,連忙下令列陣待敵。
這邊陣勢剛剛擺好,那邊陳玉功就率領三千死士殺來。看到敵人數量,李明峰心中不禁一輕。常勝軍就適合這種作戰方式,隻要敵人數量不夠多,火槍火炮就完全能夠在敵人衝上來之前將敵人全數消滅。
敵人如此之少,李明峰索性連火炮都停止使用,當敵人靠近到兩百米的時候,他才下令使用火槍進行射擊。
四千名使用火槍的常勝軍士兵對上三千手執冷兵器的長毛,這根本就是毫無懸念的。雖然經過多次廝殺,這些長毛對火槍已經有所了解,他們采用了匍匐前進,執盾前進等多種衝鋒方式,但是仍然避免不了被單方麵屠戮。
長毛的任務不是進攻而是阻截,所以見到形勢不妙,陳玉功就下令停止進攻,就近找掩體躲避,準備等湘軍過來再行近身攻擊。
雖然太平軍從進入火槍射程,到陳玉功下令士兵躲避僅僅過了三四分鍾,但是就這幾分鍾之內,太平軍就被擊斃上千人。
李續宜站在後麵督戰,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歎到:“西洋武器果然犀利,常勝軍真是名副其實。”
經過多次和常勝軍配合,李續宜得出一個結論——在兵力相等或者占優的情況下,列陣完畢的常勝軍根本就是一支無敵之師。李續宜已經打定主意,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將手中的部隊也武裝上洋槍洋炮!
“剩下區區一兩千小長毛罷了,不足為患,衝!”李明峰見到長毛如此不堪一擊,直接就下令衝鋒,準備以泰山壓頂之勢解決這些礙眼的家夥。
在李明峰的命令下,四千常勝軍持槍前進,李續宜怕出意外,也下令五千湘軍配合進攻。
看到清妖靠近,陳玉功從一個土坑中站了起來,拔出佩刀,喊道:“報效天國,在此一役!殺!殺!殺!”
躲避在土坑中、大樹後的殘餘太平軍死士,得到命令,立刻衝了出來,與湘軍、常勝軍進行肉搏。
此時的清兵,疲憊不堪,手足乏力,近身戰又無法發揮出火槍的優勢。而太平軍則是抱定了必死之心,發揮出了比往常要強大數倍的戰鬥力。此消彼長,太平軍瞬間就將局勢改變了。
當然,所謂的改變,也僅僅是從單方麵屠殺變成了雙發互有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