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這邊李明峰,韋誌俊率兵使詐奪了浮梁,同一天,楊輔清也率兵去攻張運蘭。
兩軍在距景德鎮西南方三十裏處的鯰魚山相遇,二人在贛北打了幾個月,大大小小起碼十餘戰,早就不陌生了。也不用什麼叫陣單挑,直接分營衝鋒。
湘軍悍勇非常,戰鬥力要比長毛強上一些,但兩軍人數相差太多,若是全軍撲上,湘軍肯定要吃虧,所以張運蘭隻派小部兵力試探攻擊。楊輔清也希望打的慢點,好讓韋誌俊能有足夠的時間趕到張運蘭背後堵截,兩麵一夾,五萬對五千,今日非要全殲張運蘭不可。
兩方都不想現在就拚命,所以都是試探性進攻,並無多大損傷。
此時,蕭啟江在攻鷹潭,雖然兵力占優勢,可楊義清畢竟是守,占了地利。打了許久,湘軍死傷慘重,鷹潭固若金湯,又有下屬來報,說是景德鎮方麵有大軍來援,蕭啟江無奈,隻好撤兵。
張運蘭得了消息,知道將計就計的招數失敗了,看來自己這麵也隻能佯攻了。鳴金收兵,退回鯰魚山,紮營休息,萬一洋槍隊行蹤暴露,他在此處起碼可以接應。
楊輔清見張運蘭收兵,就地紮營,更是高興,也不追擊,隻是在五裏外也紮下了大營。在楊輔清看來,時間拖的越長,張運蘭倒的黴就越大。
韋誌俊奪浮梁的消息當天晚上就傳到了景德鎮,城內又將消息送到楊輔清大營中。楊輔清得知後,暴跳如雷,想要立刻拔營出發,又怕張運蘭在後追擊,大半夜的,如果張運蘭趁亂偷襲,很可能要吃大虧。隻好先率一萬大軍回城,留一萬守營,等天亮再退回。
鯰魚山下,湘軍營帳之中。
“大人,長毛有移動的跡象,從中軍帥旗來看,楊輔清好像撤退了。但仍然有不少長毛留守,夜色太黑,無法具體估計人數。”從前線偵查回來的士兵向張運蘭報信到。
“什麼?!楊輔清竟然現在撤走?”
張運蘭在軍帳中焦急的走來走去,思考著該如何處理這一突發事件。
楊輔清連夜撤軍,定有要事,目前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偷過景德鎮的洋槍隊和自己派出去接應的士兵被發現了。換成別人,張運蘭是不會如此猶豫不絕的,隻要讓其自生自滅便可。可是李明峰曾經救過曾國華的命,洋槍隊也是和李續賓部湘軍並肩戰鬥過的,這份恩情不能不報。
張運蘭考慮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盡力救援。
張運蘭下令立刻集合士兵,前去救援。
-
李明峰,韋誌俊率兩萬大軍直逼景德鎮城,當日晚間抵達城下之時,楊輔清也已經回城。李明峰本想趁楊輔清和張運蘭廝殺,城內虛弱的機會,強行攻城。可是前方的探子已經傳回消息,楊輔清率領一萬大軍已經進城了,李明峰隻好放棄這個打算。
擁有兩萬大軍的李明峰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手中兵力有限,一直以來深感情報匱乏的李明峰,在收編了韋誌俊的部隊之後,派出了大量的偵察兵和探子四處打探。目前方圓幾百裏的風吹草動,李明峰總能最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