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鹹豐八年)8月29日,清軍江北大營被太平軍攻破,清軍折損人馬超過三萬,大營統領德興阿逃至揚州。
此戰之後,太平軍在長江下遊流域的勢力大盛,江蘇北部和上海都暴露在太平軍的鋒芒之下,清廷震動。
上海的洋人也感到了威脅,紛紛要求兩江總督加強上海防衛力量。
李明峰拉著安德魯向威妥瑪請求加強洋槍隊,威妥瑪考慮之後,認為洋槍隊的擴大,對於英國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因為這支武裝力量畢竟是由洋人做骨幹,並由李明峰這個親英派做領袖。雖然洋槍隊實際上不直接統屬於英軍,但是在立場上,絕對是親英的。
威妥瑪特許洋槍隊招收英國人入伍,並且從清朝剛剛支付的五十萬兩先期賠款中撥出十萬兩贈與洋槍隊,並且借口要利用洋槍隊保護在滬英僑,逼迫兩江總督同意擴大洋槍隊。
在英國公使的強力要求和天平軍的武力威脅之下,兩江總督何桂清也特準洋槍隊招收華人入伍和擴充軍備,不過,最多隻允許將洋槍隊的總人數擴充到一標洋軍,一標華軍。
一馬標在清代是一千一百多人的配置,而在目前的上海,招收到一標華軍容易,招到一標英軍,卻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這點上,何桂清還是玩了個小手段。如此擴軍,最多也隻是一千多兵馬罷了,能掀起的風浪有限。
依靠著英國人的強力支持,李明峰從本就資源吃緊的江蘇綠營中又拉出了兩千匹強健軍馬和無數糧草,也算‘回報’了何桂清一把。
海關護關洋槍隊建立之後,在上海也算有了點名氣,這次招人,在英租界和上海城各處設了招兵點。隻短短不足三日,華人便已招夠一標,其中多為在江北大營被打散而逃至上海的清軍。
英租界的招兵點招了十餘日,招到英法美俄各國人士四百有餘,其中多為來滬的水手和冒險者。
招收完畢之後,將新收來的士兵打入到舊有編製之中,共有洋軍兩隊,六百人,華軍兩隊,一千兩百人。此次招兵極為嚴格,要求身強力壯,曾習火器,擅騎馬等諸條,所以這次擴軍並沒有影響洋槍隊的精銳性。
這次擴軍之所以如此順利,是因為洋槍隊開出的條件確實誘人,年餉銀三十六兩,這可是朝廷正七品武官的俸祿,洋槍隊的士兵要比普通綠營士兵的餉銀多三倍,有些綠營兵甚至都偷偷的跑過來報名參加洋槍隊。
再則招收洋軍的時候,李明峰則開出了允許戰勝則準搶掠的條件。這次招收的洋軍,很多都是在國內混不下去,或者犯了罪而逃至東方,再或者是來東方淘金冒險的洋人,所以他們算是亡命之徒,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們是最不怕死的一群人。允許搶掠這條,對這些人是很有吸引力的。
安德魯從軍十多年,對英軍先進戰法十分了解,新人加入之後,在李明峰的嚴令之下,安德魯迅速組織訓練,加緊讓這些新兵迅速了解西方先進的作戰方法。
同時,李明峰每天總要跑英國領事館幾趟,利用英國的情報網絡來了解目前的最新動態。
這幾天,湘軍的精銳入侵安徽,連克潛山,桐城,舒城,兵鋒直指廬州和安慶。
聽到這些‘好消息’,兩江總督何桂清總算是鬆了口氣,因為廬州和安慶是天京的屏障,安慶萬一丟了,天京就成了孤城。所以,無論如何,太平軍都不可能東征江蘇了,他們必定先回援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