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憂天下(1 / 2)

看到李明峰如此表現,可驚壞了柏貴:“李賢弟為何如此?”

李明峰顯得那麼的悲痛:“想我李明峰雖然於英軍中供職,可畢竟也是大清子民,華夏兒女啊。如今英法進駐廣州,時局混亂,料定必有刁民趁機渾水摸魚,擾亂治安。可是如今府衙並無主事之人,這可如何是好啊。”話剛說完,李明峰又把西服的袖子擋在了額前,就真如在擦淚水一般。

大家都是明白人,李明峰這麼一點,柏貴卻也把念頭轉了過來,如果自己被洋人任命為巡撫。不!自己本來就是巡撫,那麼管理廣東事物有何不可?將來洋人退走,朝廷就算有人彈劾,那我也可以推托並未效命於洋人,完全是按朝廷律法治理廣州罷了。反正朝廷有明令,對洋人‘息兵為要’,如果一味的抱著明哲保身的想法,那麼萬一當地一些亂民激怒了洋人,將戰禍擴大,我豈不是成了罪人?

再有此時戰亂,時局動蕩,那下邊有求於我的事情自然也多些,這次被假洋鬼子敲詐去的銀子,是不是也能多少彌補一些回來?

想到此處,柏貴卻再也忍不住,嗬嗬直笑:“賢弟說的確實有些道理,聖人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如今廣州雖然淪陷,可是百姓何辜,竟受此大難?柏貴自幼讀聖賢書,今日卻為了一己之私利而避於府中,愧對了聖人的教誨。得賢弟一語指出,方才發現己之謬誤,幸未鑄成大錯啊。”

讓這柏貴當皇帝他不敢,但是當貪官,他可比誰衝的都快。

李明峰懶的聽這種廢話,歎了口氣說:“撫台大人是有安民之誌,可這廣州城中尚有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大人,雖然他是掌管武備的武官,不過畢竟是一品的大員啊,我過來的時候聽說他已經被洋人召去了,不知道這穆克德訥大人能否答應洋人的請求,出來保境安民啊。”

柏貴聽後心中叫苦,那穆克德訥是什麼貨色他最是清楚,打仗怕死的緊。廣東有兩名一品大員,一個是兩廣總督,一個是廣州將軍。這廣州將軍的權力還在兩廣總督之上,尤其是戰事上,大部分的權力都在穆克德訥手中。前幾天,穆克德訥一聽洋人發來了通牒,直接稱病不出了,把所有大權都交給了葉名琛。就這路貨色能不聽洋人的命令?柏貴可絕對不信。

柏貴是人老成精,既然李明峰張口提這個事情,那就肯定是還有轉圜餘地的。抬出穆克德訥來不過就是為了想要多要點好處罷了,這套路數他自己都用過無數次了,豈會不懂。

這位巡撫大人皺著眉頭想了一會,最後還是一咬牙,說了聲稍候,轉身奔後堂去了。

大堂前,安德魯把全連戰士召集起來,按照‘常用’比例來分割他們新得的戰利品。這幫洋人不認得銀票,李明峰本來也沒打算和別人分享這三萬兩,所以這銀票就全歸了李明峰。安德魯繼承了英國人的優良傳統,總算沒忘掉李明峰的功勞,三錠大金元寶到了李明峰的手裏。錢多不燒手,李明峰可不是那種假清高的人,直接就把金子放到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