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秋山空(2 / 2)

首先改造的是他本身的思維器官。出於簡便,他在自己腦幹和脊髓連接處構建了微型光腦,並微調了腦神經和腦細胞群,又在大腦內生成了量子計算機,使得他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有了質的飛躍。比起人類前沿科學領域正苦苦探索的功能性核磁共振、近紅外光腦成像、腦磁圖、多電極陣列—皮層腦電圖等各類腦機接口,秋山空應用的技術無疑要巧妙得多:他將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單元塑造為細胞器級別,在他的大腦內構築了“腦中之腦”;而人類目前還沒有真正的量子計算機。

其次是一些新的小玩意兒,包括最低精度約為十億倍普朗克質量的微型質量雷達,高精度的紅外線探測器和電磁波測距儀等探測類儀器,以及激光發射器,通通裝在一個生物兼容的護腕上,采用真空零點能作為能源,擬態後幾乎看不出有這麼個東西在手上。

不僅如此,如有需要,他還可以隨時傳輸其他需要的設備,或是從高維宇宙神遊四維時空。

“可惜全麵的大腦調整太麻煩了,不隻要修正基因、重塑身體,還得再重複一次思維係統調整,才能繼續沿用這個身份進行生活。否則,達到極限智商的思維根本無法與原來的秋山空相統一。何況這個世界並非沒有DNA檢測技術。”秋山空想著,又打了一個哈欠,高強度的學習耗盡了他的精力,急需睡眠以補充,“算了,就這樣吧。”

他關上了燈,開始進入睡眠。

……

(2012年4月9日,開學一周後,周一;秋山空家)

今天天氣不錯,藍天白雲,陽光溫暖而不熾烈。

秋山空站在陽台上,伸了個懶腰,正打算要不要再去圖書館泡一天。雖然可以用移植的計算機直接聯網學習,但是比起躺在床上神遊一整天,他更喜歡去圖書館閱讀。經過改造後,他的思維器官足以讓他心分二用,一邊快速博覽群書,一邊聯網學習,還能不時走動走動,到館外的大草坪上伸筋拔骨。

噗呤!

“咦,這是什麼聲音?聽起來像是誰晾的被單掉下去了。”秋山空往下一看,隻見昨夜遇到的短發少女正從三樓垂了根繩子,慢慢地滑下去。樓下隱約傳來“潛入完畢”“魔力充能”之類的聲音。

“誒,不會是個中二病患者吧。”他想,“這麼說來昨晚是在玩驅魔遊戲麼?”

秋山空慢悠悠的晃蕩回屋內,洗漱、用早餐。

……

(開學一周後,周一;圖書館)

秋山空挑了本《TheColdWar(劍橋冷戰史)》,找了個不大引人注目的角落坐下,攤開書本,開始閱讀。

“美蘇兩極的形成與對立……冷戰的開始……”

既然決定不動用本體的思維係統,秋山空倒也不介意用這種原始的方式學習。

“兩大集團的形成……美國組建軍事集團……”

借助調整後的思維器官,秋山空隻需要掃一眼,確保能夠清楚的看到書頁上的文字並將之錄入計算機,就可以跳到下一頁了。他飛快地閱讀,紙張嘩嘩地翻過。所幸在工作日期間,圖書館的人流量並不大,這個不起眼的角落基本沒人光顧,因此無人察覺到他恐怖的閱讀速度。

與此同時,植入的量子計算機也開始通過光腦和手腕上的裝置聯網學習,但內容上以人類的哲學成果為主。他博覽群書,從古希臘哲學到老莊哲學,從泛神論到存在主義,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到尼采的超人主義……

警告!警告!警告!

正當秋山空遨遊書海之際,質量雷達突兀地報警,通過植入的計算機傳到他的大腦裏。

檢測到蟲洞出現!檢測到蟲洞消失!

秋山空猛然一驚:“這不科學啊!人類啥時候可以製造可控微型蟲洞了?”

雖然秋山空的博士學位是神經生物學和電子信息工程,但得益於意識傳輸帶來的知識和上大學時泡圖書館的經曆,他對物理學也有深入的了解。

任何可穿行的球對稱蟲洞一定是由某種具備負能量的奇異物質支撐著的。這些物質的能量至少要和光束或者其他以近光速運動的物體穿行蟲洞時所承受的負能量相當。而他即便在深網漫遊,也找不到任何證據表明人類的技術水平達到了操控蟲洞的層次——即便是基礎科學,也遠遠達不到在理論上構建蟲洞的層次,更不用說操控微型蟲洞了;反倒是在深網見識到了一大批惡心的東西。

不對勁。這背後肯定有別的東西。

轉念一想,秋山空決定暫時保持觀望。真正的他此刻正在【真理之殿】,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值得他為此發愁;此地的他不過是身外化身,沒什麼好顧忌的。

“有意思……我倒要看看,藏在背後的是什麼。”

合上並歸還書本,秋山空快步奔下樓,蹬上自行車,連接上GPS係統,向檢測到的坐標位置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