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保對方就是保自己(2 / 2)

說著,沈浩就要推門下車。

孫德海一把拽住沈浩,“沈浩,你把那藥先給我一粒吧。”

沈浩瞅瞅孫德海眼裏的貪相,冷笑一聲,“孫局長,你就先忍忍吧,別忘了,你是局長,工作是第一位的,關鍵時候,還得做好表率,你台上那些話,別光講給別人聽,自己也好好想想。”

沈浩一把甩開孫德海,下了車。

孫德海再想抓,抓了個空,腦袋還差點撞在門上,看著沈浩消失在夜色裏。

孫德海氣惱罵得,“小兔崽子,榜上大官,就把你飛起來了,敢給我甩門。”

罵完,孫德海續上支煙,又晃晃腦袋,沈浩這小子能從明玉曲曲折折去了改建辦,還能從市裏得到對明玉重審的指示,剛才自己向他提到向張秀雅求字,這小子雖沒一口答應,但看樣子也差不多。不簡單哪。

張秀雅到了江城以後,江城的各級官員幾乎都知道張秀雅喜歡書法,能寫一筆好字。

十年前,王中奇擔任江城市長的時候,也寫得一筆好字,那時孫德海還是教育局的一個主任科員,雖然距離市長很遠,但王中奇的這個愛好,他還是很清楚,王中奇不僅字寫得好,還喜歡題字,那個時候,江城如果誰能得到王市長的字幅,就和得到黃馬褂一樣,倍感殊榮。

當初的教育局長就是因為得到王市長的字,掛在辦公室的正牆上,讓所有走進他辦公室的人都對他高看一眼,雖然那個局長每次對字的來曆都故意隱隱晦晦,但越如此,大家越相信他是王市長的人,對他尊崇有加。

教育局的很多事也因此好辦了,隨著王中奇的升遷,這位教育局長也成功晉級。

這一幕,對當時的孫德海印象深刻,現在每天坐在自己的辦公室,看著對麵空空的牆壁,他就不由感歎幾聲。

和馬振宇這樣的生意人做朋友,可以求財求利,卻很難求權,而且馬振宇泥腿子出身,即使當了老總,骨子也改不了那種混不吝的性格。

教育局又對馬振宇沒有什麼直接利益關係,馬振宇對孫德海態度也就時好時壞,這次明玉升級出現變故,馬振宇居然敢到自己的辦公室向他直接質問,盡管最後用市裏的文件壓住了馬振宇,但這讓孫德海感到很沒麵子。

要想把麵子找回來,還能讓馬振宇以後在自己麵前規矩點,孫德海想了半天,隻有一條路,讓馬振宇看到,他這個教育局長也是有背景的,以後要懂得投鼠忌器。

這樣,自己兒子出國留學的事才不會有問題,馬振宇也不敢因此再在自己麵前上串小跳。

可是怎麼才能有背景呢?自己以前的靠山,老的副市長已經離休,人走茶涼,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江城新調來的主管教育的副市長,雖然對自己的工作是認可的,但目前僅是認可,雙方的關係還沒有達到背景的程度。

至於秦州教育廳那些朋友,鞭長莫及,縣官不如現管,江城這邊的事,在教育係統還可以出手想援,但離開這係統,就沒望了。

要想在江城屹立不倒,甚至往上走,還得江城和的領導搞好關係,最硬的靠山當然是市長。

可是張秀雅來到江城之後,對自己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這讓孫德海一段時間內還惴惴不安。

沈浩的出現讓孫德海看到了轉機,特別是明玉資質重審的事,讓孫德海更是心裏一驚。

自己為沈浩指出請聖旨的那一招,除了別無他法之外,也是投石問路,沒想到沈浩真把聖旨給請來了。

孫德海看到市裏下發的重審文件,眼前飛過一溜驚歎號,再看看對麵的牆壁,心裏自然產生了求字的想法。

同時,另一個詞也飄進他腦海,一舉雙贏,如果能通過沈浩得到張秀雅的字,自己既可以像以前的局長一樣,向別人展示一下他的氣勢,另外也能曲線救國,說不定就能拉近與張秀雅的關係。

這是絕對的好事。

孫德海想著,心裏不愉快全沒了,忍不住笑笑。

笑完,又一個疑團湧入孫德海心裏,張秀雅和十年前的王中奇有一點不一樣,張秀雅很珍惜筆墨,圈裏人都知道,張秀雅一字難求。

如果沈浩真的把字求來了,他和張秀雅到底是什麼關係?憑著多年官場嗅覺,孫德海判斷應該絕不是報紙上點名表揚那麼簡單。

是親戚?可一個姓張,一個姓沈。

那是什麼?

一個單身,另一個也是單身?

孫德海猛地一拍大腿,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