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夜送楊工,沈浩拉近了與楊工的距離,也探到了楊工的底線,別克車到了楊工家剛樓下,楊工剛下車,有一個抱著盒子迎上來。
“曲總,你怎麼在這?”楊工愣了一下。
沈浩借著小區裏的燈光朝著來人一看,曲總是個三十多歲,瘦高的中年男人。
“楊工,我給你送壺來了,你訂的壺到了。”曲總把手裏的盒子往楊工麵前一探。
“是嗎,太好了。我就等著這把壺呢。”楊工看著曲總手裏的盒子喜道。
沈浩見楊工來了客人,原本想道聲別就走,聽到對方談到壺,不禁往盒子瞟了一眼,那是一個古色古香的硬皮盒,盒上邊還畫著一把壺。
“曲總,讓你久等了,我們趕緊去家裏吧。”楊工興奮道。
沈浩見狀,在車裏說了聲,“楊工,那我先走了。”
正欲轉身上樓的楊工似乎這才想起車裏的沈浩,立刻到了沈浩麵前,“沈浩,你喜歡古詩,那你喜歡喝茶嗎?”
沈浩一笑道,“還行。”
“還行是什麼,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怎麼模棱兩可。”楊工不滿意沈浩的回答。
沈浩又笑笑,楊工這是典型理科生的思維模式,回答問題必須涇渭分明。
“喜歡,但不懂茶。”
”這就對了嗎,今天就讓你長長見識,沒什麼事,就和我一起上樓,看看我新買的壺。”楊工異常熱情得邀請沈浩。
沈浩心裏早已充滿好奇,是什麼壺讓一直刻板的楊工如此興奮,現在楊工主動邀請他,正好借坡下驢,謙讓兩句,下了車。
楊工給雙方做了一個簡單介紹,原來曲總是個茶店的老板,楊工習慣熬夜,所以好喝茶,經常到江城的茶葉街去買茶,一來而去,和曲總成了朋友,曲總見楊工泡茶的茶壺隻是一把普通茶壺,就建議楊工買把紫砂壺,說用紫砂壺泡茶,不僅茶香濃鬱,更能健體養生。
楊工不懂壺,但懂詩,詩詞歌賦裏有不少吟誦紫砂壺的名句,心中也很向往詩中的意境,再被曲總一攛掇,就向曲總定了把三千塊的紫砂壺,曲總還真是個熱心人,壺一到,就主動送貨上門,打楊工手機,沒人接聽,就足足在樓下等了半個多小時。
楊工掏出手機看看,連連抱歉,“曲總,真不好意思,今天事情多,手機沒電了,害得你還得在樓下等我。”
曲總笑著搖搖頭,“楊工,大家都是朋友,這有什麼,隻要這壺你喜歡,我等一天都值。”
說完,兩人都笑了。
沈浩跟在後邊聽著,心想,這個曲總挺會說話,一看就是個精明的生意人。
楊工家在三樓,打開門進了屋,沈浩往四周看了一圈,這是一套三居室,房子麵積挺大,但裝修顯然已經過時,透著一股老氣,不過收拾得卻很幹淨。
客廳牆上掛著一張三口人的全家福,隻是家裏沒有人。
“楊工,嫂子不在?”曲總問。
“我嶽母最近身體不太好,我愛人帶著孩子去秦州了。”楊工邊解釋,邊從鞋櫃裏取出兩雙拖鞋,遞給沈浩和曲總。
兩人換好鞋,曲總接著問,“楊工,我們就在這看壺吧。”
楊工一擺手,“到我書房。”
三人又進了楊工的書房。
書房裏靠牆擺著一溜書架,書架上幾乎全是大部頭的書,中外都用,像山一樣的壓下來。
書桌上也全是書,除了幾本專業書籍,還有一本線裝本的全唐詩。
沈浩心想,楊工果然是個詩詞愛好者。
見沈浩目光盯在全唐詩上,楊工一笑,“搞設計累了讀讀詩,可以找到靈感,增加設計美感。”
沈浩點點頭。
曲總把盒子放在書桌上,向楊工一豎大拇指,“楊工,您真是大知識分子,這滿架的大部頭,我看著就眼暈。”
“我這也是工作需要,就和賣茶一樣,店裏茶種類不全,怎麼吸引客人。”楊工謙虛道,
“楊工,你說得太多。”曲總又向楊工豎豎大拇指,“有文化說話就是不一樣,楊工,有了我這紫砂壺,晚上您再搞設計,不用讀唐詩,隻要看一眼壺,立刻就來靈感。”
曲總的話逗得楊工哈哈笑了,沈浩在一邊聽著,這曲總精明得有些油滑。
這壺真這麼好嗎?沈浩的好奇心倒是被曲總的話勾得更高。
楊工也一樣,催曲總趕緊把壺取出來。
曲總慢慢打開盒子,小心翼翼把手探進去,外盒裏邊還有一個很漂亮的木盒,在沈浩和楊工的注視下,曲總變戲法一樣,將木盒的上一根錦線一拽,盒壁立刻向四麵攤開,一把精美的紫砂壺出現在他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