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他們過來的四具動力甲趁此機會逼近,雙方進入了動力甲之間最常見的四百米交戰距離。斯尼爾左手持槍提供掩護,劉弈詫異地發現他是左撇子,射擊出手瞬間的瞄準與判斷奇快無比,還能保持相當的準頭,居然同時壓製住了四名對手。
然而岡格尼爾選擇為新機體實戰測試的操縱者不是泛泛之輩,他們發揮數量優勢,射擊與前進交替進行,相互掩護接近,斯尼爾的優勢隻持續了一瞬,變換成他被對方壓製。劉弈換上突擊步槍助戰,斯尼爾則趁機重新拉開距離,四對二的戰鬥在林中展開。
數量上是岡格尼爾戰友,技術上劉弈和斯尼爾要勝過對手許多。兩人頭一次相互配合,劉弈用的不是最擅長的武器,斯尼爾有傷在身,都不是最佳狀態,依然與雙倍的敵人打得難解難分。
突擊,迂回,誘敵,夾擊點射與掃射,翻滾與跳躍,各種技戰術的運用飛速交替,雙方不斷變化位置。六具機體在大樹間往複穿梭,始終保持在高機動狀態下戰鬥。
這樣繼續下去,局勢會越來越不利,更換彈匣時,劉弈的眉頭微微皺了皺。斯尼爾的傷口隻經過應急處理,活動不變還隨時可能複發,他堅持不了太久。此外,他們沒餘裕顧及對方主力,也就拖延了兩三分鍾,斷後可謂徹底失敗。
眼前四個也不是可以隨便打發的水準。稍不留神,被幹掉的就是自己這邊。怎麼辦?這種戰鬥方式不是劉弈最擅長的,沒了AL的輔助,移動射擊的命中率低到令人想起二十世紀初的海戰,勝負的天平在兩邊的六名操縱者間來回搖擺,局勢顯得相當微妙。
有意料之外的槍聲和爆炸聲,岡格尼爾的主力還沒離開。他們在拖延什麼?稍一分心,劉弈險些被一梭子迎頭掃個正著。他立即收斂心思還擊,目標靈活地逃開,另外三人則以火力壓製,令他無法上前取得戰果。斯尼爾試著追過去,然而逃開的那名敵人回頭又對他開槍,局勢陷入膠著。
現在反倒演變成了數量優勢的岡格尼爾一方在通過纏鬥來拖時間。這四個人異常謹慎,比起打倒敵人,保存自己更加優先。很正確的判斷,他們看出我們無法持久,一絲焦躁在劉弈心底擴散。
繼續這樣下去的話……斯尼爾的機體突然趔趄了下,身子側著倒下。他沒有中彈,劉弈醒悟,肯定是傷口在高強度的戰鬥下又裂開了。對手沒有放過機會,兩具動力甲如兩道黑影倏忽衝向斯尼爾,另外兩人以點射將劉弈逼退。
他們是要活捉他,劉弈判斷出了敵方意圖,可是無力阻止。斯尼爾勉強抬起槍口想抵抗,突擊步槍被一發精準的點射打落,兩名敵人迅速接近了赤手空拳的他。
猛烈的掃射突然自左側山坡襲來,誰都沒能料到。一瞬的驚惶過後,劉弈看到撲向斯尼爾的兩具動力甲千瘡百孔地倒在地上,人體與機體一鍋粥似的混在一起,難分彼此。順著子彈的方向,一具45B在山坡上以標準跪姿端著槍,硝煙還未完全從槍口製退器散去。
是芮俊。小夥氣喘籲籲:“還好趕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