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軍慌張潰敗,卻讓於禁和龐德落入關羽之手,龐德的首級很快被掛出來,曹仁聽說這位馬超舊部寧死不屈、慷慨就義。而曹仁的老戰友於禁,居然屈膝投降,丟盡了魏軍老一代將領的臉。
就在曹仁心拔涼拔涼之際,又有飛鴿傳書,是曹操命令,讓他準備全麵出擊,追殺關羽。這曹仁心說,老大是不是吃錯什麼藥了,我軍一敗塗地,樊城朝不保夕,到底是誰要追殺誰啊?可是人生如戲,峰回路轉,關羽軍突然匆忙撤退,曹仁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江東吳軍派飛影奪取烽火台,逼降了士仁與糜芳,更絕的是,整場戰役,吳軍未傷一人,而荊州軍也是盡成戰俘,一個死者都沒有。
吳軍借此收買荊州人心,廣為宣揚仁德,關羽所部聽說竟然絕大多數人都棄關羽而轉投奔東吳,關羽被迫帶著關平、周倉、王甫、於禁及少數親兵逃往麥城,天鷹子、廖化等都被殺散,不知蹤跡。徐晃軍也隨即趕到,和曹仁彙集一處大肆追殺。
在吳、魏兩軍夾擊下,關羽困在麥城中,可謂板上魚肉。但曹仁與東吳新任大都督呂蒙所麵對的畢竟是一代武聖關羽,如果硬攻損失不可估算,正為難之際,關羽前部下士仁主動要求前去勸降,雖然明知不可能,但以一個反複無常的小人為代價,去嚐試減少將士傷亡的可能,這買賣到也劃算。於是,曹仁和呂蒙欣然應允。
偏偏士仁剛進麥城,又出了個小插曲,就是有一路漢軍,大約五百餘人,竟冒死闖入重圍。而守衛那裏的吳軍有意放過,任由他們進入,曹仁聞訊,他深知關羽這般將才多一個士兵,就對圍攻者多一分危險,他滿腔不滿正要去找呂蒙質問,卻正撞上徐晃。徐晃似乎猜到了曹仁意欲何為,他並不多言,隻是拿出一份密函交予曹仁,曹子孝看完內容恍然大悟,這才清楚自己肩負的究竟是什麼使命。
再說士仁,他進入麥城,卻發現城中將士雖然不多,但個個精神飽滿,毫無敗兵之象。關羽端坐臨時搭建的帥帳中,正坐看春秋,見傅士仁進來,丹鳳眼微微斜望,淡淡卻不失威嚴地說了一句:“你還有臉來見我?”
關羽的聲音並不高,卻嚇得士仁噗通跪倒在地,連連磕頭,早就忘了自己的使命,隻是反複說:“二將軍,不是我的錯,是糜芳,是糜芳逼我的!“
“嗬嗬嗬嗬,糜芳逼沒逼過你,不僅你明白,我更明白!”
傅士仁還沒弄懂關羽此言何意,便有周倉來報:“將軍,上庸孟達率數百兵來援!”
關平皺皺眉:“數百兵?那能有什麼用?而且,為什麼不是劉封將軍,他可是主公義子,也是咱們的老戰友!”
關羽擺擺手:“平兒,記住我跟你說的話,該來的都會來!你下去準備吧!”
關平領命退去,大帳中隻剩下關羽與士仁,孟達則風風火火進入,他似乎沒注意到下跪的士仁,徑直向關羽走去,到案前下拜哭訴:“雲長將軍啊,那劉封恨你前幾日反對立他為王儲,不肯發兵救助。我隻能帶幾百人來與將軍同生共死啊!還望將軍寬恕!”
關羽急忙繞過案幾來扶:“孟達,休要如此說,你有什麼需要我寬恕的?”
“因為我……要你的命!”孟達突然伸手發出一道黃光,正打向近在咫尺的關羽腹部,對於猝不及防者,這一下足以讓對方的能力短時間內完全消失。關羽不由踉蹌後退數步倒地,而孟達則站起大喝:“我徒兒士仁,趕緊動手!”
他命令已下,卻聽不到半點動靜,孟達心中一慌,回頭一看,隻見士仁依然是磕頭狀,毫無反應,再細看,他寶貝徒弟身上不知何時插上了幾根銀針。而帳外緩步走進一位墨甲將軍,得意炫耀:“算你們師徒有眼福了,我於禁於文則的‘定魄針’可是好幾年沒施展了,你的徒弟幫不了你了!”
“於禁!沒想到你還真心甘情願追隨了關羽……”
孟達斥聲未畢,便聽於禁說:“錯,我效忠的隻有我家主公曹孟德,一切都是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沒錯,孟達……不,或許應該叫你七星或者紫微,你真以為最近發生的一切都是你們引導的必然情節嗎?不好意思,今後的曆史,要由我們自己來撰寫了!”
熟悉的聲音讓孟達愈加震驚,他緩緩回首,視野中出現的正是慢慢站起的“武聖”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