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苦攻合淝(2 / 3)

生死關頭,孫權身前忽現一短戟,唰地斬落蛇頭,斷蛇落地化為斷成兩半的箭矢,飛戟也一閃即逝。李典的絕技“飛蛇箭”素來深藏不露,很少使用,沒想到今天全力施為,卻被半路殺出的飛戟破壞。他心中奇怪,這不是太史慈的絕技嗎?他不是正在與張遼交戰嗎?李典不由望向張遼處,果然太史慈正被張遼殺得手忙腳亂、隻有招架之力,沒有反擊之能。誰會想到在如此窘迫的困境下,他還能及時察覺到主公的危險,並一心二用運使鬼神戟救駕,不愧是江東猛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孫權身懸空中不落,再放流星箭,同時射向張遼、李典、樂進,更是發出一聲大吼:“撤!”

眾軍聞令,如蒙大赦,匆匆撤退,張遼劈斬流星箭,刀氣所至,爆炸頓起,碧藍光芒四射,居然把張遼震下馬來。李典和樂進躲開來箭,又匆忙扶起張遼,三人止住軍馬,望著江東人撤去方向,三將明白對方隻是暫時退後,並無撤回江東的打算。他們不禁麵麵相覷,沒想到太史慈如此英勇,孫權亦有絕技,一旦拖延至攻打南郡的大軍趕來,隻怕合淝必然難保……

孫權退兵三十裏重新紮寨,讓他意外的是,曹軍並未乘勝追擊,反而退回了合淝。從種種跡象來看,張遼發動的突襲隻是賭徒般的舍命一擲,這恰恰暴露出合淝守軍兵力薄弱的缺陷,那麼究竟是等待援軍,還是即刻進攻,孫權一時由於未決。

就在這時,江夏軍方麵有快馬傳書,此信是天鷹子所寫。孫權細細一讀,竟是勸孫權不要急於猛攻合淝,更不能讓太史慈冒險攻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孫權知道天鷹子有未卜先知之能,當即傳閱書信,決定等甘寧等眾將趕來,再攻合淝。太史慈當即反對:“主公,赤壁之戰曹操雖然損失慘重,但留守北方兵力還算雄厚。現在南郡之戰已經結束,萬一曹操不顧一切集中附近兵馬支援合淝,那麼這仗咱們還如何打?再說了,南郡已經送給了劉備,如果我們再拿不下合淝,那麼豈不是白白打了赤壁一戰,一無所得?至於天鷹子,他是我的老朋友,過於擔心我而已,我追隨先主公孫伯符經曆大小數十仗,什麼難關沒遇到過?不都闖過來了嗎?主公,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曹軍新勝必然大意,我們如果立即攻過去,定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孫權剛想說“赤壁之戰,保存了實力就是勝利,少拿點兒地盤沒關係,我們可以拿空間換時間……”,可是隨著太史慈慷慨激昂的進諫,帳中眾將個個請戰,畢竟除了太史慈,其他人都是江東二線將領,也不乏板凳隊員,如果等那些一流高手來到,他們便又失去了立功機會,以後怎麼出頭?

孫權見眼前大都是自己親信,也頗為理解他們的心情,自己又轉念一想:我是江東主公,不能什麼事兒不是聽周瑜的,就是聽劉備手下什麼諸葛亮天鷹子的,於是他咬咬牙、狠狠心,當即下令:“攻,夜襲合淝!我要讓天下人看看,我也會打仗!”

於是,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太史慈統領一支精兵飛速出動,孫權親率江東主力,慢慢向前移動,以免打草驚蛇。接近合淝城下,太史慈率領的特攻隊早已棄馬換裝,皆著夜行裝悄悄貼近城根,這都是太史慈訓練出來的好手,居然沒有讓燈火通明的城上防線發現絲毫蹤跡,他們並不爬牆,而是取出一種特殊液體,輪流放哨,輪流在城上灑水。

也不知道這究竟是什麼東西,潑灑之下,稍等片刻,堅硬岩石居然軟如汙泥,士兵們再用鏟子將泥挖出,如此反複,可鑽入一人的洞窟很快就出現在城牆角。太史慈率先鑽入警戒,掩護部下們依次進入。待到全員入城,太史慈迅速分配任務,部下各自散去,唯有十人隨主將按照先前斥候畫出的地圖偷偷摸向太守府。

此時雖然已是三更,張遼卻並未安歇,而是與樂進、李典在作戰室中觀察著地圖緊張計算攻打南郡的江東軍,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趕到合淝,推測著退卻敵軍可能采取的下一步行動。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孫權軍便卷土重來,特攻隊已潛入城中,而且武功最高的太史慈,正在太守府外等待闖入的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