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錦帆英豪(2 / 3)

說著,甘寧手中金光大放,手中鋼刀立化黃金雕弓,一支光箭金芒耀眼,脫弦而出,如同金色閃電,直奔淩操,在絕望慘呼中,金箭穿透淩操前胸,自後背飛出,帶出一道血流。江東軍士個個驚怒萬分,有的忙著搭救主將,更多的人拉弓搭箭射向囂張甘寧。

甘寧雙腿一瞪,向後飛去,身在半空,悠閑自在,亂箭落空之際,他嘴裏還喊著:“風緊,扯帆,弟兄們,撤了!江東的傻瓜們,若敢進犯荊州,就等著九泉之下和這老兄相聚吧!哈哈哈哈”

身形遠去,但並非翱翔九空,而是落入長江,混亂軍營中更跑出不少夜襲者,個個躍入長江,便不見蹤影,看來都是遊泳好手。

孫策等人終於趕回軍營,雖然烈火已被撲滅,但守營將軍淩操身負重傷、回天乏術。孫策悲痛萬分,緊緊拽住淩將軍的手,問問他還有什麼未了心事。淩操嘴唇翕動許久,才吐出他生命中最後的兩個字:“統兒!”

被孫策緊緊握住的大手,慢慢無力落下,淩操雙目緊閉,溘然長逝。孫策悲痛萬分,高呼著老戰友的字號:“公決!!!”

周瑜輕聲安慰:“伯符,死者已逝,我們無法改變事實。公決臨終之意是讓你趕緊調來他的兒子淩統淩公績,公績無論操守,還是武功,與公決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公決的遺願就是要讓兒子繼承他的遺誌,幫助你完成大業啊!”

孫策淚水縱橫,無法抑止,哭聲更悲,聞者心碎。小喬不知應該如何安慰心痛不已的姐夫,隻有舉起竹簫抿於雙唇之間,溫婉清心的曲樂,漸漸彌漫於硝煙未散的營地中,讓悲痛傷感的將士們慢慢停止了無謂的哭泣,側耳聆聽。天鷹子也不由再度被飽蘊情感的簫音所吸引,仿佛置身於一葉小舟,在滿池荷花的湖泊裏盡情蕩漾,如畫山水曆曆在目,猶如仙境。小劍仙躺倒在甲板上,仰望萬裏無雲的晴空,所有愁緒一掃而光,仿佛世間所有恩怨情仇,都與自己再無瓜葛,唯願伴湖水共長天一色,逍遙此生。

忽然間,一曲悅耳笛聲悠然飄入風景之中,晴朗藍天刹那間呈現無數白雲,雲彩千變萬化,或為駿馬、或為壯士,雄壯豪邁,一往無前。頓讓留戀山水者猛然醒悟,是啊,自己遠離故鄉、征戰天下,不正是要讓世界再無戰火、美好祥和,一時的犧牲流血,不正是為打造人間仙境,讓每個善良正直者安居樂業,再不會受亂世之苦嗎?

天鷹子因頓悟而清醒,簫音笛聲依然在唱和遠播,雄壯氣勢與溫婉風姿巧妙結合,互補不足,令意境愈加悠遠深刻,陶冶人心。而兩位演奏者互望對方,含情脈脈,才子佳人,相得益彰。小劍仙這才注意到,原來吹笛者,正是江東周郎——周瑜。

江東將士心口的創傷逐漸被撫平,隨著旭日東升,他們掩埋了戰友的屍首,修葺了破壞的帳篷,此次甘寧偷襲,燒盡了江東軍辛辛苦苦積攢的軍糧,隻怕要洗刷這次恥辱,至少要半年以後。

那麼這次夜襲的勝利者,甘寧呢?是否因一場大火與強攻得到軍功獎勵?恰恰相反,此刻的他正在半跪著被上司黃祖痛罵。

“你說,我明明是派你去南岸刺探軍情,是誰給你的膽子,讓你私自行動,竟然去偷襲江東軍的營寨,還殺了人家的大將。難道你不知道主公劉景升,正擔心他們尋釁攻我荊州嗎?你這不是授柄於人嗎?”

“將軍,難道你還看不明白嗎?”甘寧不服氣地反駁道,“江東軍孫策、周瑜、太史慈、周泰、淩操、蔣欽全部到了南岸。他們要幹什麼,還用我說嗎?他們擺明了,就是要打我荊州,有孫策他老爹孫堅的血債在,他們還需要另外尋釁嗎?咱們就算不招惹他們,他們就不會打嗎?我去那裏一看,戰船、弓箭人家已經準備得再充足不過,如果我不立即采取行動,他們一定會今天就對夏口發動攻勢。而我與兄弟們的偷襲,卻可以讓他們至少暫緩行動半年,咱們正好進行充足準備啊!”

“別為你違反軍紀找理由!”甘寧一番肺腑之言換來的卻是黃祖愈加惱怒的斥罵,“你算是個什麼東西,一個錦帆賊而已,你跟你的那幫兄弟都是賊,你們懂什麼是戰爭嗎?你們知道怎麼打仗嗎?你連個偏將都沒當過,就敢教訓我?!我告訴你,我吃的鹽都比你吃的米多,憑什麼需要你來教我?明明是你賊性不改,惹怒了江東軍,你還要賴在幾年前我射殺孫堅的賬上嗎?你這是花言巧語、混淆視聽!告訴你,如果江東軍真來攻打我荊州,把我們安定和諧的荊州拖入戰火之中,那就都是你惹的禍,我會建議主公先取下你的人頭,以正軍紀,再去阻擋孫策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