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天道即我(2 / 2)

“一群膽小鬼,隻會從後麵捅刀子嗎?出來一戰,我血魔聖主在這裏等著你們!”

萬妖森林外麵傳來血魔聖主的咆哮聲,聲音震蕩天地,直傳雲霄,氣衝鬥牛,氣勢洶洶。

“你個老不羞的東西,不就仗著自己武皇境欺負人嗎?有本事你壓製修為,與我一戰?如何?”

血戰閣的一名長老大喊道。

“好啊,你出來,我壓製修為境界與你一戰!”

血魔聖主爽朗答應。

這名長老正要飛出,眼角餘光卻看向血洛從北邊飛速趕來,直接攔下了他。

“陰傑,你要幹什麼?血魔聖主是武皇境修為,你出去如何打的過?”

血洛阻止道。

“打不打的過,那得打過才知道,不打,永遠都打不過!”

這名長老說了一聲,身影消失,頓時出現在外麵。

萬妖森林的外麵是一隊人馬,為首之人正是血魔聖主。

他看見這名長老嘿嘿一笑,絲毫沒有壓製修為,直接一道血芒出現,直接撲向這名長老。

這名長老躲閃不及,直接被血光沒入到身體之中,身體一僵,臉色陡然蒼白,毫無血色。

他走到血魔聖主的身邊,直接拜倒,口中大呼,主人。

一瞬間,一名武王境的長老就被轉化成血魔,由此可見,血魔聖主有多麼厲害。

這名長老一死,頓時一陣驚呼聲響起,血魔聖主的大笑聲陣陣入耳,無比難聽。

古風陷入一個瓶頸循環當中。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是老子道德經中對於道的解釋,可天道如何?古風還是不懂。

“何為道?”

忽然古風的耳朵中傳來一聲巨響,震耳發聵。

在他的眼前,出現了一本書一樣的寶物。

古風盤坐在那裏,與寶書相對。

他寧靜片刻,開口:“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

“何為道?”寶書中還是這句話。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可謂之道。”古風再答。

“可為道?”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何為道?”

“一陰一陽,謂之道。”

“何為道?”

……

一問一答,古風從各個方麵闡釋,但這個問題太宏大了,即便講上幾天幾夜,也難以透徹。

因為這個世間,所有人都在求道,修道。

最後他站起身來,一掌拍翻寶書,撕開書頁,道:“這就是道!”

“這就是你的道嗎?”

寶書消失,天空再次飄來一道聲音。

“對,這就是我的道!”

福至心靈,古風突然明白了,到底什麼是天道。

“道”是中國乃至東方古代哲學的重要哲學範疇,表示終極真理、本原、本體、規律、原理、境界等等。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天道,指運作永恒一切的道。道生萬物,道於萬事萬物中,又以百態存於自然。道有非恒道,恒道,可想象,不可想象,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屬性,無屬性等等·....之分。道,這個字包含無數法則,而不是一個組織,一個家族,所為悟道就是超脫,不停的升華,尋找生命的本源,成就永恒。猶天理,天意等。語出《易·謙》:“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書·湯誥》:“天道福善禍淫,降災於夏。”晉陶潛《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莊子·庚桑楚》:“夫春氣發而百草生,正得秋而萬寳成。夫春與秋,豈無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天道”的字麵含義是天的運動變化規律。世界必有其規則,是為天道。所謂天道,即萬物的規則、萬物的道理,一切事物皆有一定的規則。

原來,天道一直都在他的心中,是眾神留給他的傳承,他根本不用領悟,直接就可以使用,隻要他明白天道到底是什麼就可以了!

天道即是我,我即是天道!

古風雙手一拍,在空中站立起來,虛影騰空,天空頓時出現驚雷陣陣,好似隨時隨刻都要劈下來一般。

“你,奈何不了我!”

古風一手指天,淡淡道。

雷聲頓時一啞,像是害怕了一般,快速消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