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會稽(三)(1 / 3)

清風徐拂,秋陽高照。李軒靜靜的坐在江都吳王府內的後花園中,欣賞著眼前的這片秋菊,身後站著管威,二人就這麼安靜的處在這園子裏,任由秋風吹拂。秋風、秋陽、秋菊,無比恰意。

李軒突然歎氣,淡淡道:“似乎,我們很久沒有這麼心平氣和的靜靜欣賞如斯秋景了吧。”

管威微微向前,一手仍按在腰間的劍柄上,道:“是啊,近年來一直隨殿下東奔西跑,倒是沒有閑空靜靜的坐一下。殿下是一直為這江山社稷奔波,才掙得這片刻的安閑。嘿嘿 ,管威可不會像敬先生、馮先生那般吟詩作對的,也不會借景向殿下你獻殷勤,也就隻能安靜的陪著殿下了。”

李軒扭頭看了管威一眼,又轉過頭,搖頭笑道:“你這還算是不會獻殷勤的?管威啊,你變精了。”

“跟在殿下身邊久了,再愚頓的人也多少會變精明吧。”管威回道。

李軒翻了個白眼,笑罵道:“你現在倒是了得,隨口還一套一套的。”

管威連應豈敢豈敢。

二人再度進入沉默,享受著這難得的空閑。

這麼一轉眼已是和越州錢鏐“停戰”已有個把月了。想當時錢鏐率大軍“圍攻”江都,若不是李軒“及時”的率軍解圍,恐怕這江都的城頭就要換旗幟了吧。而李軒指揮唐軍“擊敗”越軍之後,鑒於吳軍已是實質上被錢鏐擊潰,所以唐軍便不得不擔起包含江都在內的淮南廣大地區的防務。幾百年久未占據的淮南又重回大唐的管轄。嚴可求等一批文官則控製著淮南的行政運行,而所謂的吳王楊渭已淪為傀儡中的傀儡。

李軒舉起茶杯,輕呡一口香茗,正要仔細品味其中香韻之時,廖成平輕步走近李軒,在其身旁微微欠身,低聲道:“殿下,屬下有密報承上。”

李軒幽幽的瞟了他一眼,又瞟了管威一眼,見管威也朝自己看來,露出一個苦笑。李軒不由誇張的長歎一聲,搖頭苦笑道:“看來這難得的閑暇時光就要結束了,也罷,誰讓本王天生的就是這勞碌命,回屋吧,有何事細細向本王報來。”

管威與廖成平對視一眼,同時翻了翻白眼,純粹當作沒聽到李軒的“感慨”,一前一後簇擁著李軒回王府的住所。

自從唐軍接管了江都的城防,連同吳王府的護衛也一同被唐軍接管,所以李軒在吳王府的精舍也在唐軍士兵的嚴守之下,也無須泄密的擔心。回到這裏之後,管威親自把門關上,自己親自守衛在門外,屋裏隻剩下李軒與廖成平二人。

李軒擺手示意廖成平坐下,道:“有何密報,速速道來。”

廖成平從袖口掏出一個大錢,呈給李軒:\"殿下請看這枚大錢。\"

李軒一臉疑惑的接過那一枚銅板,舉到眼前,左右翻轉端詳了一陣,將之還給廖成平,皺眉道:\"這隻不過是一枚普通的開元銅錢罷了,有何不妥之處?\"

\"不錯,這的確是一枚再普通不過的銅錢,可這銅錢卻是襄州鑄造的。\"廖成平看著一臉疑色凝重的李軒,繼續道:\"經屬下仔細探查,終查至這銅錢的出處,確是山南道流出。\"

李軒突然從座上躍起,從廖成平手中抓過這枚銅錢,又仔細翻看了一遍:\"這抑或隻是商貿流通而來。\"

廖成平微笑道:\"仔細查驗之後,這枚錢是山南官錢失竊案中尚未追回的那十萬貫中的一枚。\"

\"你確認這真是那失竊的官錢?\"李軒皺眉問道。

\"千真萬確,屬下自得獲這銅錢時已派人往襄州與襄王對質,襄王也確認這確係那失竊的官錢。\"

李軒本能的感到一絲不安,回座低喝道:\"你將此事來龍去脈詳盡道來。\"

\"諾。\"廖成平恭敬施禮,將其追查此事前前後後講出。

前日廖成平安插於江都的屬下向其報告了江都有大量糧草與兵器流出,正是江都的某些商人在一些看似正常的商貿中私下販賣,而這些商人的背後和中書令嚴可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批糧食與兵器最終流向南方長沙馬殷手中,且馬殷便是用著那山南失竊的官錢從江都買的糧食與兵器。

\"敢在本王眼皮子底下玩這把戲,嚴可求,哼。\"李軒冷笑道,\"成平,你給本王追查下去,本王倒要看看,他嚴可求究竟得了多少好處。\"

廖成平應諾一聲,嚴肅道:\"這嚴令郎得了多少好處倒還次要,據屬下密探回報,馬殷得了糧草裝備,實力大增,且軍中有朱逆殘餘叛將出沒,為其整備軍馬,怕是將有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