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軒也樂得隔岸觀火,故意隱瞞徐溫,李承嗣已經被他救回之事。就在徐溫出兵之後,李軒立即退出杭州大營,將之讓與徐溫的淮南吳軍。王彥章率部返回潤州,配合早已駐軍江都城外的劉鄩與元行欽。而李軒自己則是率玄幽軍團駐紮在湖州,如此便是可進可退,更讓吳越雙方都對李軒的態度越發琢磨不清,逼著雙方隻有全力一戰,隻有勝利的一方才能統治這片富饒的土地。徐溫雖有對李軒的行止有所懷疑,但自己先前在李軒麵前主動請纓出征,況且李軒退兵時將糧草輜重都留給了吳軍,自是不能在此時退縮。
徐溫大軍依靠牢固的杭州大營堅守,且有李軒撤退時留下的大批作戰物資及糧草,使得錢鏐的越軍屢攻無果。不過這可難不倒越軍,曾經這大營也是由他們修建的,這裏的攻防設施,越軍是再熟悉不過了。顧全武、阮結、杜陵、杜建徽各領一軍,加上錢鏐親自帶領的一軍,總共五路大軍把吳軍占據的杭州大營團團圍住,給吳軍帶來強大的壓力。
天剛方亮,營外的越軍又開始了新一天的進攻,坐在中軍大營裏的徐溫正納悶,這越軍哪來那麼多的精力,連連攻營,天剛亮便開始,直至夜幕降臨。
徐溫正苦思破解之術,門外小校匆匆跑進營帳:“稟告都督,公子領兵出營迎戰了。”
徐溫聞言大驚,拍案喝道:“這不長進的,是何人給他的軍令?你們怎得也不阻他?”
那小校低著頭,低聲嘀咕道:“倒是想阻止,可又有誰阻止得了他啊。”
徐溫悶哼一聲,“快傳我將令,點起兵馬,隨本都督出營接應公子。”
小校連忙應聲而去。
徐溫領兵出營,卻見攻營的越軍漸漸退去,一隊人馬正朝他策馬而來。來的正是剛才私自領軍出營的徐溫之子徐知誥。
他見徐溫親自出營,策馬靠近喜道:“父親,那越軍原來隻是虛有其表。孩兒這一出擊,便將他們逼退了。”
徐溫凝視著其子,點頭道:“你能歸來便好,先回營再說吧。”
吳軍忙著清理戰場,救治傷兵,重修被越軍攻營所破壞受損之處。
大營內,徐溫聽著徐知誥洋洋自得的講述著他私自帶軍迎戰敵軍的勇猛,所到之處敵兵無不紛紛潰逃。徐溫越聽心中越驚,據他自己的觀察,越軍此次攻而又退,確是徐知誥出戰帶來的效果,可越軍的撤退卻是井井有條,退而不亂。若真是如其子所言,那絕不是這般撤退。越想越驚,怕是越軍又有什麼詭計。
徐溫揮手製止了徐知誥繼續自賣自誇,道:“今日你是立下大功一件,不過你沒有軍令便私自帶兵出戰,如此功過相抵,先下去休息吧。”
徐知誥心中卻是不以為然,表麵仍恭敬的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