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反擊(三)(2 / 2)

城上守軍聞言,立即慌亂,連忙派人通知羅隱等人,阮結、杜陵、杜建徽等將還來不及問清楚狀況,便直接帶人馬出城。

望著離城的兵馬,那幾個報信的士兵露出獰笑,抽出藏於馬腹下的橫刀,朝著身旁的越軍士兵劈去。而那幾個守城的越兵,驚愕的看著身邊剛才還奄奄一息的戰友,舉起屠刀,將他們劈成兩半。

城中羅隱等人,在護衛保護下,隻得匆匆逃離餘杭。

錢鏐起身向李軒告辭,李軒卻突然大笑而起:“本王看使君就不用回城了,恐怕此時的餘杭牆頭,已經插上大唐的旗幟了。”

錢鏐大驚,道:“這如何可能,我軍穩守餘杭,殿下大軍如何能攻入?”

“我軍無須攻入,隻要你那大軍急匆匆出城營救你便可。”李軒笑道。

錢鏐頓時明白,大叫道:“那錢某便隻有得罪了,來人,將殿下拿下。”

錢鏐聲音剛斷,周圍卻出現成倍於越軍的唐軍士卒。李軒哈哈笑道:“錢鏐,本王再饒你一次,你去吧。”

錢鏐隻得急忙在隨他而來的越軍護衛下逃離。

餘杭既陷,周圍州縣紛紛向李軒投降歸順,逼得錢鏐隻有攜餘眾乘船出海,逃到翁山島上。

羅隱奉錢鏐之命,本欲前往蘇州遊說李軒,卻不想還未成行,餘杭便被唐軍使計攻入,錢鏐隻有帶著餘眾從杭州灣逃入大海,逃到與明州隔海相望的翁山島上。雖錢鏐所控之地不過剩下這區區幾個散島,隻餘不過五千兵馬,但羅隱仍有信心說服李軒,令其退兵。羅隱幾次請命,錢鏐才同意他去試一試,派了百餘人護衛羅隱,前去遊說李軒。

來至杭州大營,有士卒攔住盤問,羅隱道:“我乃鎮海節度使錢鏐遣使,有要事求見雅王殿下,煩勞通報一聲。”小卒令其營等候,自往中軍通稟。少頃,小卒引一書生模樣的文官來至營門外,這文官正是敬翔,羅隱行禮道:“在下新登羅隱奉我主錢鏐之派,特來拜訪雅王殿下。”

敬翔還禮笑道:“在下敬翔,聞錢鏐將軍派使前來,特來迎候。”

羅隱即隨袁襲前往營寨。羅隱隨行隨觀望唐軍營寨,見得營盤列陣有序,兵卒軍紀嚴明,前營設寨門三道。過頭道寨門,寨門上插門旗、牙旗,皆有士卒把守;再過二道寨門,門寬三丈有餘,左右綁插虎豹獅獸旗,有校尉當值;又過三道門,寨門上綁日月龍麟旗,門前立而位武將。羅隱連過三道寨門,心中暗暗稱奇,暗道果然李軒乃是將帥之才,不可小視。

羅隱歲敬翔來至李軒中軍大帳之內,見堂上端坐一人,頭戴赤金盔,身披龍鱗火紅甲,眼中閃著自信光芒,有神的注視著門口進來的二人,敬翔對羅隱引見道:“羅先生,這便是大唐皇子,雅王殿下。”

羅隱趕忙躬身行大禮道:“鎮海節度使錢鏐麾下羅隱拜見雅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李軒離席,伸手挽扶起羅隱,笑道:“羅先生免禮,本王久聞先生高名,景仰得很呐。”

“多謝殿下讚譽,羅隱隻一山村野夫,何能達殿下之聽,實在令人惶恐。”羅隱趕緊行禮道。

“即是錢鏐將軍之使,當為先生看座。”李軒笑道,“不知先生此次前來我大營,所為何事?”

羅隱坐定一邊,拱手道:“我主錢鏐聞殿下威震淮北,又在淮南大捷,生擒大將顧全武,如今又是江南諸州歸服,令人敬畏,特遣在下請和。”

李軒回到座位,冷哼道:“錢鏐存心不正,有吞殘江浙之心,我舉義兵來伐,為何不來受降?”

羅隱淡笑道:“勝敗未決,我主焉能來此投降?再者,我主興兵,隻為為那冤死的楊渥討一個公道,殿下卻背旨而行,相助逆賊,這多少有些說不過去吧?”

“又是老生重談,若先生仍是這番陳舊言論,不免令本王失望,你我之間便再無可談之處了。”李軒冷然道,“先生怎能不顧眼前事實,大言勝敗未決。那錢鏐已經隻得龜縮在翁山島上,如何未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