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吳(一)(2 / 2)

李軒與徐溫、敬翔等人在舟上談笑,不多時已達江都城下。船舟連過三道水閘,方入得江都,令李軒也不禁讚歎江都城防之嚴。

李軒步出船艙,見岸上人頭湧動,在衛兵層層保衛之下,有一年輕男子,臉型削長,雙目中透著傲氣,負手站在岸邊。李軒指著問徐溫:“這定是吳王楊渥了。”

“殿下慧眼。”徐溫恭敬道。

李軒剛踏上岸,楊渥便領著文武眾臣上前跪拜:“臣楊渥拜見雅王殿下,千歲千千歲。”

“吳王快快請起。”李軒笑著攙扶起楊渥,與之對視一眼,兩人眼中同時閃過冷光,隨即相對哈哈大笑。

雙方互相介紹一番,便隨著返回吳王府。

吳王府內,楊渥帶著群臣,齊衣裝,設香案,跪迎聖旨。

李軒打開龍紋黃軸,念道:“奉大唐皇帝詔曰:吳王楊行密公,鎮守江淮,勤勤勉勉,而使江淮十三州免於戰禍,百姓安康樂業,其功天地可鑒。怎奈英年早逝,為國之殤,朕考其子楊渥,仁德有加,尤有乃翁之風,特詔其襲吳王爵,為鎮江淮。”

眾人叩頭,山呼萬歲。李軒卻心中暗罵:“這是誰擬的聖旨,還不是一般的爛,這不是存心要我出醜麼。”

李軒收起聖旨,雙手遞予楊渥,向其道賀。楊渥卻接過聖旨,立即轉身入內,將李軒等留在院中。

雄立於李軒身旁的管威皺了皺眉,手握刀柄。

李軒微笑著對他搖頭,見一人快步走過來。此人身長六尺,長臉白麵,頷下三縷短髯,頭戴方巾,身著繡袍,邁著方步而來,此人便是吳王相國張顥。

張顥,字智伯,南郡人氏,治國頗有方略。隻見他來到李軒麵前,微微施禮,笑道:“款待不周,失禮失禮,請殿下見諒。”

“本王早已習慣了,哈哈。”李軒朗聲笑道,“倒是不知張相何時有空,本王好去府上拜訪。”

張顥聞言,連忙道:“殿下如此謙下,令張顥惶恐,隻要殿下想來,張顥定在府中恭迎殿下。”

“如此,不如今晚如何?”李軒笑著問道。

“張顥今晚便在府中設宴為殿下接風。”張顥一揖道。

天色將晚,城中燈火漸漸點亮,李軒幾人已乘車抵達相國府。隻聽相國府中家丁一聲高呼:“雅王殿下到。”張顥已經出迎,見到李軒,抱拳笑道:“殿下光臨寒舍,真令寒舍蓬蓽生輝啊。”

李軒還禮答道:“早聞張相在吳王麾下,名震江淮,今日特來府上拜訪。”

二人聯抉而入,張顥引李軒步入廳堂,二人入座,有侍者奉上香茶。

張顥笑道:“殿下一來便對張顥連連讚譽,實在令我汗顏。殿下亦是下官敬佩之人,殿下所到之處必以雄辯之才,高談扭轉乾坤之策,談笑之間便可令敵不戰而潰,就連契丹人都吃了殿下的大虧。”

李軒笑道:“張相才是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張相能掛吳國相印,乃有經邦濟世之大才。實不相瞞,今日本王見吳王似乎對本王有些不滿,本王是百思不得其解啊,故來向張相討教。”

張顥臉上略帶驚訝道:“不知殿下這話是為何意,吳王若有失敬之處,臣在此代其向殿下致歉。”李軒

微笑著點了點頭:“僅僅如此麼,本王卻在一路上聽聞你們吳王要聯合河東李亞子,共同奪我河洛,不知相國可知此事?”

張顥聞言臉色驟變,湊近道:“殿下不知從何聽此流言,卻不可輕信啊,我吳王怎會有此野心。”

一旁的敬翔搖頭笑道:“張相此言有了理,自我雅王殿下起兵以來,剿朱逆,收複兩京;斬劉仁恭,平幽燕,大敗耶律阿保機,震動漠北,吞並齊魯魏趙。威震四海,所向披靡,豈是那李存勖乳臭未幹的小兒可比?”

張顥聞言,心中不服,冷笑道:“也不盡然呀,西蜀王建有兩川將士;西歧李茂貞手握西涼雄兵;晉王李存勖獨霸河東、幽燕;吳王殿下兵精糧足,水陸並進,這天下可還未及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