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宮宴(二)(2 / 2)

“殿下放心,待我回郭家堡後,便秘密將玄幽軍團潛入京中,若是有人膽敢亂來,我們便來個裏應外合。”管威站出來道,“當時擒拿朱溫,不也是五千郭家子弟兵潛入城中的麼?”

“管將軍言之有理。”馮道釋然道,“以殿下當下的威望,若是有人敢公然對殿下不利,恐怕長安百姓也不會願意吧。”

“好吧,我們在這說得再多也是紙上談兵,大夥好好休息,再回長安,那時誰敢妄動,我們便要他好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本王有何時懼過何人?”李軒大聲笑道。

過潼關,李軒一行過華州,達渭南,幾日連續不停,到達灞橋驛,方才稍作修整。距離要求大軍停駐的長樂坡已經不下三十裏地。

沿途一路,李軒卻是無心觀賞沿途風景,長安的形勢令他不得不深思對策,從種種人員調動看來,朝中清流與太子黨終於走到一起了。說來也巧,李軒第一次經過這一段路途時,也無心欣賞沿途風景,那時潼關關外正有十萬梁軍叩關。

稍作修整,大軍繼續開拔。在此管威率軍往西北向走,回去郭家堡。而李軒則往西南向走,向長樂坡。

剛抵達長樂坡,李軒便見前方彩旗招揚,有一文官模樣的正率著幾人,在翹首遙望。待走近一看,竟然是京兆府尹韓彥。

“竟是韓大人。”李軒快馬一鞭,大聲笑道。

韓彥也看到是李軒等來到,趕緊上前,撩服擺,叩拜道:“下官京兆府尹韓彥,迎接雅王殿下凱旋,殿下千歲千千歲。”

“大人快快請起。”李軒一臉燦爛笑容,扶起韓彥,“韓大人可真周到,到此來迎接本王。”

“這都是太子殿下的安排,命下官在此恭候殿下,而太子則在京中碼頭等候殿下。”韓彥恭敬道。

李軒做恍然狀:“大哥真是,唉,令小弟如何感激是好。”

“聖人見到殿下兄弟如此同心,定是大慰。”韓彥不無深意的道,“請殿下移步船舟,我們從水路入京。”

“哈,本王也是迫不及待的想與父皇兄長會合,同敘天倫。不過,這……”李軒指著身後的唐軍將士道。

“哦,這請殿下不必勞心,下官在此已安排妥當。”韓彥從容道,“這裏已有紮好營地,諸將士可隨時入駐,且糧草一應具備,請殿下放心。”

“哈,韓大人辦事就是讓人放心。”李軒轉對王彥章道,“請王將軍先安排好弟兄們,本王在船中等你,一同回京。”

王彥章領命而去,李軒與韓彥一同登上早已停靠在碼頭的船隻,敬翔等人隨後跟上。

船隻開動,李軒坐靠窗邊,呆呆望著沿河岸的風景。遠處的山若隱若現,近處的農夫正在拉著牛墾地,揮其耜往低壟上一扒,田地旁的小渠裏的水嘩嘩的灌入地裏。

此時的李軒,內心卻異常的平靜,似乎忘卻了臨近的爭鬥。

原本行駛平穩的船驟然抖動一下,將李軒從沉思中召回,抵達長安了,聽到窗外爆發一陣喝彩聲。

“殿下,可以登岸了。”韓彥低聲提醒道。

李軒點了點頭,由韓彥引領著,走出船艙。

剛踏出船艙,岸上的民眾立即爆發出一陣歡呼。“千歲,千歲,雅王千歲!”

李軒舉手擋住直射的陽光,剛轉入明亮的戶外,眼睛難免要先適應一下。卻看見人群中央的唐太子李裕,臉上閃過一絲不快,旋而有恢複常色。李軒朝他笑了笑,向岸上的民眾招手。

“三弟,凱旋歸來,可喜可賀啊。”李裕堆起一臉笑意,上前對李軒道。

“有父皇及皇兄的支持,小弟哪能不爭口氣回來呢?”李軒笑著道。

“這才是有我大唐皇族的氣勢嘛。三弟,你可知你在外征戰之時,為兄有多掛念你麼?真是想死為兄了。”

“我也無時不在想著父皇,想念著皇兄啊。”

兩人毫無顧忌的陰裏怪氣的對話,又熱烈的擁抱在一起。

見兩個大男人當街擁抱在一起,圍觀的人群再次爆發出歡呼:“太子殿下千歲,雅王殿下千歲。”

兩人彼此的態度,看在旁人眼中,關於他們兄弟相惡的坊間傳聞,自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