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大驚,隻得讓開一條退路。隻見王彥章一瘸一拐走到元行欽近前,將自己的馬鞭交與元行欽,元行欽接無奈接過馬鞭,抱拳還禮,上馬離去。
王彥章被士卒架上戰馬,霍彥威問道:“將軍因何放他離去?”
王彥章答道:“方才我已弓箭傷其臂,怎想此人箭法不俗,還我一箭傷我腿,卻不忍取我性命,念其武藝高強,且是忠義之士,不忍仗兵多擒之。”
霍彥威言道:“將軍之意,莫非欲以大義招降此人?”
王彥章不覺笑道:“知我者乃將軍也。若能為雅王招降此人,也算是你我大功一件。”二人說笑而回。
單將這元行欽回至山寨大營,眾人見其平安,將元行欽擁入中軍大帳。高行周問道:“今日將軍與王彥章交戰如何?”
元行欽答道:“久聞王彥章武藝高強,上有威名,下得軍心,今日交鋒乃真英雄也。我本當被擒,卻被王彥章釋放而回,日後怎有臉麵再去叫戰?”
高行周問道:“那將軍之意,這山北大營……”
元行欽抬頭與之對視道:“我欲率眾歸降,以報王彥章放我回營之恩。你意向如何?”
高行周立正道:“我等跟隨將軍北阻契丹,南拒唐兵,倘若將軍率眾歸降,我等至死追隨。”
元行欽點頭道:“行周令我欽佩,若有此心明日共赴唐營請降。”
“我意欲如此。”高行周沉聲道,二人商榷已定歸降雅王。
次日清晨,元行欽令一萬八千幽燕將是列隊山下,命使者請降。王彥章腿傷未愈,本未想出戰,霍彥威跑進寢帳言道:“稟告王將軍,元行欽率三軍將士在營外請降!”
馮道在一旁喜道:“將軍所盼今已成真!”
王彥章更是歡喜:“諸公隨我去迎。”
王彥章、霍彥威、馮道率左右將官來至大營門外,隻見元行欽與高行周二將下馬單膝跪倒,元行欽拜道:“罪將元行欽率一萬八千將士前來請降。”
王彥章一瘸一拐將元行欽、高行周扶起,為其鬆綁,麵帶笑容道:“請將軍上馬。”二人心中納悶,被王彥章勸上了戰馬,王彥章拉住二人韁繩,親自牽馬引路。
中軍大帳之中,霍彥威認出跟在元行欽身後的高行周,便對王彥章道:“正是這位小將軍與我大戰六十回合未分勝負。”
王彥章大訝問道:“此乃何人?”
元行欽恭敬回道:“此人是我手下副將高行周,其父乃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幽州神槍將高思繼。”
王彥章又驚又喜:“原來是故人之後,昔日高思繼曾與某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今日小將軍槍法定能用冠三軍,令人欽佩。隻不知乃父今在何處?”
高行周也趕忙向王彥章還禮:“劉仁恭不識將才,家父遲遲不得起用,已於前年鬱鬱而終。”
“啊?”王彥章驚呼一聲,“未想稍稍暫別,已是英魂逝去,可惜可惜啊。”
周德威與王彥章兩戰告捷,俘獲燕兵三萬餘眾。燕軍數萬大軍慘敗,令燕王劉仁恭是怒氣難填,忽有士卒來報:“雅王李禎會合晉王李存勖兵馬向幽州進發。”劉守光聞聽此報是狗急跳牆,即刻修書一封,命密使騎八百裏快馬往契丹求援。
劉仁恭隻待一日,李軒與李存勖便親率三軍兵臨幽州城下。李軒列陣幽州城下,對城頭上的劉仁恭提聲喝道:“朱氏逆賊欲圖窺探篡奪李唐江山,你當與天下豪傑共框李唐江山,未想你與朱賊野心相當,安敢枉自稱帝。還不快快獻城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