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易水(四)(2 / 2)

廖波卻在一旁嘀咕:“好不容易揣個聖旨,想擺擺傳旨大臣的模樣,卻沒想被殿下你給毀了。”

“嘀咕什麼呢,小子?來,說說,還給本王帶來了什麼好消息?”李軒沒聽清廖波的嘀咕,笑著招呼道。

“沒什麼沒什麼。”廖波慌忙辯解道,在李軒的示意下坐在其身旁,“此次前來,大哥讓我給殿下傳三個消息。”廖波伸出了三根手指頭。

李軒揚揚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廖波添了添嘴唇,接著道:“這第一個嘛,是張全義大人已經將經過他親自教導新政的官員安排到河南道諸州府,已經開始執行新賦稅製了。而淮南道,江南東道的米商們聽到此消息,已經有大批糧食投放到都畿道的米市上,量足則價廉,如今都畿道、河南道的糧食充足,而且價格也穩定下來。”

李軒點了點頭,雖然一切都往自己設想的方向前進,但這前進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似乎還是不可預料的。

廖波見李軒沒說話,繼續道:“第二個消息,就是在易州的晉軍主力仍被燕將王鄶郎拖死在易水河畔,每日傷亡不斷攀升,如若再無勝利希望,恐怕軍心就要渙散了。而在唐晉控製邊境,我軍已接到聖旨,隨時可跨界而入,隻是控製河北道的晉軍似乎不願我軍進入。”

李軒冷笑一聲:“如今已經由不得他們做主了,以李存勖的現狀看,他是巴不得有援軍來解他的圍。”扭頭看著管威,問道:“你認為李存勖會否淪落到這地步?”

管威難得的笑了笑:“亦末將看,軍心即將渙散的不是晉軍,而是燕軍。如今滄州已經落入我軍之手,李從珂、石敬瑭、史建瑭、安重誨四位將軍現在按估算應該離景城不遠了,隻要他們四個結營紮寨,虛張聲勢,加上聯絡到瀛洲的晉軍,被夾擊的便換成劉守文了,隻要我們後軍趕上,一戰可定,將燕軍趕回幽州。而晉王壓力大減,便可以此提升士氣,攻入易州,那時,幽州就陷入我兩軍的圍攻之中。”

“哈,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李軒輕笑一聲,伸出三個手指,示意廖波接著說出第三個消息。

“這第三個,我也不是很清楚大哥的意思。”廖波一臉的迷惑,“長安最近很平靜,就連平時最喜歡對殿下說三道四的那些官員們,也都不約而同的閉了嘴。連殿下沒有依旨回京的事都這麼放過了,確實令人感到奇怪。而大哥在我臨走前,特地吩咐我來轉告殿下一聲,說是要殿下最好加強親衛數目,以防不測。”

李軒皺了皺眉,旋即揮了揮手,笑道:“安靜了就好,先不理他了,現在本王比較感興趣的還是劉守文在兩軍夾擊之下,逃回幽州,幽州又會發生什麼令人感興趣的事呢?”

“殿下以為,會發生什麼令人感興趣的事?”管威問道。

“哈哈。”李軒長身而起,笑道:‘你想想,劉守文這麼灰溜溜的跑回去,劉仁恭會怎樣看待他,那個劉守光又會怎樣在劉仁恭麵前對他落井下石呢?如若我們再去添把火,這幽州的戲就好看多了不是。“

笑聲過後,李軒又暗歎一聲:“若是謝瞳可歸順本王,幽州那場戲由他的導演,必定更加出彩,隻可惜他寧願懸梁自盡,也不可背主,可歎可惜啊。”

“這戰還沒開打呢,殿下就有如此必勝的信心了。”廖波笑著撓撓頭,“這就是我們與殿下的差距之所在了。”

“你小子真會拍本王馬屁。”李軒笑罵著推了廖波一把,“難道你認為劉守文還有機會扳回敗局麼?隻要滄州失陷的消息傳到他軍中,軍心動亂起來,他還能怎樣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