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你……”語音為落,以便身首異處。
周圍梁兵見主將被斬,紛紛挺出兵器上前,卻見剛才還兩手空空的商隊護隊已經人人手握連弩,對準他們,而人數也大大增加。
“弟兄們,不要給雅王殿下節省弩箭,能射出多少便射多少。”王之博射出第一箭,高聲喊道。
聽到雅王的名號,梁軍上下紛紛報頭逃竄,卻將後背留給了唐軍手中的連弩射出的弩箭,無羽的弩箭無情的穿透他們的身軀。
梁兵見來犯者隻區區兩千餘人,卻人人手持連發勁弩,心存畏忌,士氣不振。如同散沙一盤,梁兵四散而亂。
長夏門便輕易落入王之博的控製之中,早已接令伏兵城外的趙匡凝迅速領兵接管。
劉知俊聽聞長夏門被破,慌忙領兵趕到,卻被一陣箭雨壓下。劉知俊用餘光掃了一眼周圍,此時梁兵被打得兵敗如山倒。劉知俊已經無心應戰,調轉馬頭棄軍而逃。
王之博大笑道:“弟兄們,那朱友孜便在康俗坊,隨我直取康俗坊。”眾將士得令又向康俗坊殺去。
王之博率領人馬衝破敵軍阻擋,向北殺去。
朱友孜聽聞長夏門失守,而劉知俊也棄軍逃回,臉色一陣刷白,對劉知俊道:“今已一門失守,我等再苦苦死戰徒勞無益,何不速速退兵,以求日後再戰。”
劉知俊驚脯未定,道:“不知何處可往?”
朱友孜言道:“如今大勢已去,拚死亦難回天,我等唯有汴州可守,日後再圖大舉。”
劉知俊以為此計可行,下令士兵抵擋唐軍攻來,卻便隨朱友孜領著親兵棄軍而逃。
兩人率數百騎直奔定鼎門,雖此時定鼎門已被趙匡凝派軍占領,但唐軍仍隻做了稍微阻擋,被讓其出城逃逸而去。
與王之博進入長夏門的同時,李軒親領大軍對洛陽城北發起進攻。梁王朱友裕為鼓勵士氣,親自帥軍出城與之交戰。
兩軍交戰正酣,忽有士卒來報朱友裕:“殿下大事不好,七殿下率兵不戰而逃。”朱友裕聽聞渾身大震,見已是四麵被圍,再看唐軍,李軒、王之穎、管威等十幾名大將已將梁兵殘部切割圍困,玄幽軍團更是無情地收割著梁軍性命。
朱友裕自知大勢已去,對天長歎:“友孜負我,天絕朱梁!”遂拔劍而自刎。
“殿下不可……”張歸厚正欲出言阻止,話音未落,一抹鮮血已染紅朱友裕手中寶劍。
寶劍當啷墜地,朱友裕頹然倒地。
梁軍見梁王已經自刎身亡,紛紛各自棄械而逃,已被包圍的都成了唐軍的刀下亡魂。
張歸厚無奈之下,下令撤軍回城。
通入圓壁城的龍光門剛剛開啟,幾道勁箭便先奪門而入,開啟城門的梁軍中箭倒地,緊追張歸厚身後的玄幽軍團綴著張歸厚大軍攻入門內。
梁軍士兵慘嚎之聲在城門甬道中此起彼伏,玄幽軍所過之處血肉橫飛,兵潰營摧。
圓壁城守兵無處可逃,紛紛歸降。
張歸厚退入城中,唐軍自北向南進入城內,逐寸推進,遇到堅守者,弩箭招呼。
張歸弁與符道昭同守城東,殘破的城牆已經無法再承受城外唐軍一輪接一輪的攻擊,堅守此處的梁軍傷亡慘重。聽聞朱友裕身亡,張歸厚兵敗城中,兩人一商議,打開城門,率領騎兵衝入敵陣,趁亂棄城往東逃奔而去。
李軒策馬緩行入城,洛陽,終於回到唐軍手中。
幾名士卒抬著朱友裕屍首,請李軒賜示處置。
看著眼前屍首,想想那遍地伏屍,長歎一聲,李軒下令埋葬朱友裕,心中卻無限感慨。
中原勁旅雄風散,真命少主蓋世勳。一鼓作氣酬壯誌,千裏白骨遍地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