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平使著不緊不慢的語調道:“張歸厚非但不是固守,反而派手下大將康懷英、李思安、徐懷玉開始出城結營,看來是要尋機反擊。”
王之穎接著道:“他們反擊倒是不怕,如今倒是趙匡凝部死守洛陽之南,折損慘重,若是我等遲遲不能破敵入城,不知能撐至何時。”
李軒點頭表示讚同,示意眾人繼續各抒己見。
敬翔眯起眼,捋須笑道:“上天已賜殿下破敵良機。”
眾人聞言,無不錯愕,良機何在?
李軒問道:“良機安在,何以見得?”
敬翔起身道:“屬下連日見三更已有霧氣彌漫,待到黎明之時霧氣深重,若我軍佯鳴號炮,大軍突襲敵寨,殿下必可大敗梁軍。”
李軒聞言,目光投向其餘眾人,微笑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王之博早已將頭盔丟在一旁,拍拍腦袋,道:“既是先生所言,定是無二,末將讚同。”
眾將也紛紛表示同意敬翔的提議。
李軒聞聽大喜,對眾將言道:“傳令步兵在前,騎兵在後星夜前行,伏於敵寨外圍,五更攻寨。”
將令傳至,唐軍各營將士,口銜枚草,放倒旗幟,輕步行軍。
五更之時,數萬唐軍已埋伏洛陽城北梁軍大營之外,敬翔率一千士卒,備戰鼓一百架,號角一百隻佯作士氣;王之博帥率一支兵馬伏於東北;王之穎率一支兵馬伏於西北;李軒率中軍,以管威為左,郭宣為右伏於正北。
梁軍大營之中一片寂靜,隻有小雨依稀,遠遠傳來幾聲打更的聲音。猛然間,北麵號角連響,戰鼓擂動,號角長鳴,喊殺四起。梁軍尚在睡夢之中,天色在朦朧之中血腥四濺,人馬嘶鳴。
王之博率兵直插東北營中,梁兵驚醒慌亂不堪。王之博令手下諸將分兵四路,騎兵在前開道,後有步兵奪營,令梁兵潰散難當。東北營主將康懷英被喊殺驚醒,慌忙披掛鎧甲,提槊出戰,一見王之博大喝道:“大將康懷英在此!”不容分說,挺槍便刺,王之博舉刀相迎。康懷英出戰慌亂,鎧甲尚未扣好,隨打隨脫落,反被王之博借此空隙一刀劈中右肋,慘叫一聲,墜落馬下。主將陣亡,東北營梁兵嚇得魂飛膽喪,一哄而散。王之博率兵直逼西北營。
王之穎由西北營而入,西北營兵馬聞得戰鼓號角,卻因霧氣深重不敢出擊,待唐軍殺入營內,更是人心惶惶,且戰且退。主將徐懷玉見兵無戰心,高聲怒喊:“向前重賞,後退殺頭!”這一嗓門未能扭轉士氣,而王之穎所率領騎兵已經殺至眼前,徐懷玉未動刀刃,便調轉馬頭往南敗逃。王之穎拔劍砍翻“徐”字大旗,策馬南追,梁軍士卒廝殺片刻,卻不見主將何去,自然無心戀戰,或敗或逃。
李軒率玄幽軍團由正北向南,直取正北寨。大將李思安舉槍來戰,隻見李軒金盔金甲,英氣不凡,未曾交戰先畏懼三分。李軒破敵心切,揮舞玄龍劍劈麵砍來,李思安慌忙橫槍來擋,怎知這精鋼劍削鐵如泥,鋒銳無比。這一劍將李思安手中大槍劈兩節,如劈木枝,劍鋒順勢落下,正巧將李思安右臂大半砍掉,頓時血噴三尺,李思安伏於馬背,慘聲痛鳴。幸有左右副將來護,才使得李思安擇路而逃。此時,郭宣、管威由左右照應,擊潰北寨營盤。圓壁城雖是與營寨互為犄角,而黎明時分隻有少許士卒在土堡上值夜,但是大霧彌漫,雨露遮光,混戰之中難辨彼此,隻得堅守不出。
唐軍三路人馬連克三寨,梁軍大都督張歸厚如夢方醒,慌忙令人傳圓壁、曜儀二城兵馬火速出城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