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洛都(三)(2 / 2)

城門附件的梁兵驚訝地看著霍彥威斬下他們將領的頭顱,待到反應過來,卻發現隨霍彥威進城的士兵拉弓對準他們。

“霍彥威反啦!”有人高聲喊道。

梁兵紛紛祭出兵器,欲圖反擊。

王彥章一聲冷笑,下令放箭。

一輪箭雨過後,王彥章挺矛出擊,所到之處,伏屍處處。為了裝扮成霍彥威手下的殘兵,他隻好不帶上他的無敵鐵槍,找了個極不稱手的矛代替。

千餘唐軍應和而上,迅速占據城門要處。

“降者免死!”霍彥威無奈的高呼,若不是他未戰先降,或許眼前的慘景會推遲出現。雖說自己是降了唐軍,但眼前這些梁兵畢竟也相處了一段時間,看著他們無力的抵抗,霍彥威確實於心不忍。

東門已盡入唐軍之手,原來的梁兵也都投降。

李軒領軍進入偃師,而此時霍存還在北門督戰,渾然不知東門已經失陷,也無法想像,因為他根本沒料到養子會背棄自己。

李軒與霍彥威、管威等直奔偃師都督府。都督府守軍見是霍彥威來,肅立致敬,卻沒想立即被隨後跟上的唐軍收繳了兵器,成了俘虜。霍彥威派心腹去北門找回霍存,說是有要事商議。

王彥章則忙著收編降兵,整個流程他早已熟記於心,自從隨李軒出征以來,沒少收編過降兵,使唐軍在征戰之中不斷補充兵力,不斷壯大。每一次收降訓練有素,曾縱橫中原的梁軍,便使唐軍迅速強大。

“我兒這麼急從戰場上趕回,找為父何事啊?”霍存披明甲,腰掛寶劍走入都督府正廳,似乎已經聽聞霍彥威出陣便敗,臉上掛著怒意,前腳剛跨入門檻便沉聲道。

剛一進門,立感氣氛不對,大喝一聲:“來人”,卻沒人理會,立即往後退出,被身後兩個士兵拔刀逼回大廳,才發現這些士兵身著唐軍軍服,頓時大驚失色。

李軒身披銀甲,頭戴亮冠,手持玄龍劍,悠然轉身,笑對霍存,道:“霍都督來遲哩。”

霍存後退一步,臉色刷白。

霍彥威上前一步,躬身道:“啟稟父親,此便是大唐聖朝雅王殿下。”

“逆子,竟敢勾結外敵,背叛梁王,背叛乃父。”霍存一聲怒喝,臉色由白轉紅。

“請父親見諒,孩兒此舉,實屬無奈,要怪便怪那朱家太無恥。”霍彥威爭道。

霍存見養子敢出言頂撞,大喝一聲。喝聲剛落,揮劍殺來,直指霍彥威。

一道烏光橫過,一聲清脆的金屬相擊聲響起,霍存手中之劍被玄龍劍劈成兩斷。

李軒收劍還鞘,笑道:“父子剛相見,便揮劍襲來,霍都督好大的火氣。”

霍存丟掉手中半截劍身,直指霍彥威道:“好個逆子,為父苦心栽培你,讓你成才,沒想今日你卻背棄為父。”

霍彥威上前,跪倒在地,泣聲道:“孩兒隻問父親,父親當然從軍起兵,所為何事?還不是為了得遇明主,立一番功業,如今大唐有中興之象,而殿下便是那中興明主,父親何不擇良而棲。”

霍存罵一聲混賬,卻沒反駁。

霍彥威繼續道:“朱溫為何背黃巢而降唐,皆因大唐氣數未盡;而如今孩兒背梁而歸唐,也是因大唐氣數未盡。朱溫妄圖以梁代唐,引發天下豪傑共擊,最終落得個身死長安,其子孫荒淫無道,致使連連戰敗,而殿下所領唐軍,一振威武,戰無不勝,天下仍是大唐的天下啊,望父親三思,與孩兒一道歸降殿下吧。”

李軒手撫下巴的幾根胡須,心中暗忖這番話估計是淳於晏先教會霍彥威的吧。

霍存眉頭緊鎖,突然長笑一聲,道:“為父明白哩。男兒當以功業為重,沒想你卻因兒女之情,竟背棄舊主。罷了罷了,霍某便束手就擒吧。”言罷丟下劍鞘,自己解卸戰甲。

李軒嘴角逸出笑意,道:“難得霍都督能人清形勢,來人!”

門外兵卒一聲應和。

“殿下,”霍彥威轉身跪向李軒,“求殿下網開一麵。”

李軒硬生生地將霍彥威攙扶起來,笑道:“本王說過要對乃父如何你嗎?”

旋即再喝:“來人,將霍存將軍交予霍彥威全權處置。”

在霍家父子的目瞪口呆之下,李軒長笑步出正廳。

偃師全部由唐軍占據,數萬梁兵棄械投降,駐紮在偃師的梁軍水師也已降唐。李軒與王之穎王之博兄弟重會於偃師。

晚秋的寒氣不斷加重,鋪滿金黃落葉的洛偃官道,如同片片黃金甲,引領李軒的大唐軍,指向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