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洛都(一)(2 / 2)

策馬列陣,威風凜凜的進入虎牢關。李軒內著細鎧,外罩蟒袍,頭戴鳳翅亮金冠,一身英氣明銳,在親衛簇擁之下,與劉鄩並騎在虎牢正中大道上,接受夾道士兵的歡呼。朱友孜早已望風而逃,聽聞劉鄩開城引敵入城之時,已帶著親兵,從虎牢之西,經偃師逃回洛陽。

管城守將寇彥卿接到劉鄩之令,率軍打開城門,向杜泰名投降,至此,洛陽周圍城鎮除偃師之外,已全部被唐軍收複,汴梁與洛陽的聯係完全被唐軍截斷。

劉鄩一係投降的梁兵,願意繼續追隨劉鄩的,仍由劉鄩統領,編入唐軍;不願再隨軍參戰的,領些盤纏,返回家鄉;還想投靠梁軍的,上繳兵甲之後,往東往西,悉聽尊便,唐軍絕不與阻攔。

虎牢閱兵場上,五萬多梁兵正在作出選擇,是留是走。留在唐軍編製的往東,由軍中書記官登記軍籍;選擇回鄉的往西,領取盤纏,再由唐軍軍監署安排離城;選擇返回梁軍的隻要留下兵甲,便可直接離城。

李軒與劉鄩、敬翔、王彥章等人高坐點將台上,看著底下降兵的抉擇。多數選擇了繼續跟隨劉鄩,隻有少部分人往西,卻是沒人願意返回梁軍。

走下高台,眾人紛紛向李軒施禮,士兵挺立致敬。李軒隨手招來一個瘦黑瘦黑的漢子,問其為何選擇留在軍中。那漢子不假思索道:“留下來,照樣是由劉大人領著咱們,劉大人對咱不錯,有吃的讓咱先吃,有暖身的讓咱先暖著,這樣的人去哪找啊。咱是降兵,再回梁軍裏不知要受什麼白眼,咱願意跟著劉大人。再說了,劉大人跟著殿下您,將來肯定能當大官,咱也能沾點光。”

一旁的王景仁連使眼色,讓他停住。李軒看著眼中,笑而不語。重回高台,站立於高台中央,敬翔知他有話要說,低聲吩咐下去,讓底下這些士兵先安靜安靜。

“咳咳,”李軒清了清喉嚨,才拉起身旁劉鄩的手,揚聲道:“諸位將士,本王今日能進入虎牢,站立於此,賴於劉鄩統軍。劉統軍雖曾身處敵營,但能及時醒悟,重歸大唐,我軍從今日起又得一實力大將。實乃我大唐之幸。本王在此宣布,劉鄩,為平梁都押牙,局各路唐軍諸將之首。”

此言一出,台下諸將士齊聲歡呼,高呼唐軍威武!

軍中諸將,輪番前來與劉鄩參禮,而劉鄩以一個降將的身份,突然成為諸將之首,接受諸將參禮,泰然自若,李軒越發對他另眼相看。

虎牢整編完畢,李軒所帶唐軍已達十萬之眾,加上洛陽之北的王氏兄弟、壽安伊闕的趙匡凝、慈澗的宋威,圍攻洛陽的唐軍已達三十萬。

朱友裕所領梁軍隻餘偃師洛陽,在苦苦支撐。而偃師在刻下的形勢,被唐軍攻破隻是遲早的事。

唐軍水陸並進,由洛水逆流而上,於鞏縣河段大破梁軍水師,迫其退至偃師,而唐軍順利進駐鞏縣。稍做修整,繼續前行,駐軍於孝義橋附近,遙視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