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噬虎(二)(2 / 2)

眾人見李軒說得如此謙虛,大笑而起。

旌旗招展,李軒與敬翔各騎一騎,由玄幽軍團護衛下抵達離劉鄩的梁軍大營一裏外,再由管威作為貼身護衛,與敬翔一同前往。

直至梁軍大營轅門之外,敬翔對守崗士卒笑道:“快去通報劉大帥,老朋友敬翔來找他喝茶了。”

其實誰人不知敬翔,也知曉他已經歸服李軒,可沒人敢私自將其拿下。一是佩服他能隻攜管威一人,親到敵軍大營;一則是傳聞劉鄩已經秘密投向唐軍,其中可真可假。

聽聞士卒通報,劉鄩快步出營,邊走邊笑道:“敬先生如何有此閑空,能來與我劉鄩喝茶談笑。先生快快請入內,快去備上小峴春,先生可是叼嘴之人,哈哈。”後一句是對身邊軍士說的。

進入營內,雙方分主賓做下,閑話些家常。劉鄩突然沉下臉道:“先生可知,你那雅王害得我好苦啊?”

敬翔聞言,裝作錯愕道:“大帥何處此言,依我看現在大帥仍是元從都押牙,仍是梁軍諸將之首,何來之苦?”

劉鄩苦笑道:“若非那雅王在滎陽傳出的流言,我仍是虎牢的主將,如今卻隻有領上親兵,在此躲避隨時可至的殺身之禍,如何不苦?”

敬翔輕嗅杯中香茗,淺嚐一口,道:“好茶,好茶,真是極品小峴春啊。不知劉大帥是否有考慮過將流言成真?”

劉鄩拍案道:“若是我便如此投降唐室,豈是對得起通美(葛從周)推薦之德,豈是對得起已故梁主知遇之恩。”

“哈哈,”敬翔起身笑道,“如今天下形勢已然逆轉,朱梁沒落,唐室中興,而雅王殿下將是這中興之主。大帥乃明智之人,如何看不清這形勢,若再對朱梁愚忠,必將自取滅亡。況且朱氏一族,也隻餘朱友裕一人算是英雄,其餘皆為無誌之人。朱友孜多疑、朱友文隻懂書麵風月、朱友貞懦弱無能,請問還有何人可與雅王相爭。”

劉鄩眼中射出複雜神色,卻道:“先生莫再提起此事,若是不然,休怪劉某連這杯茶都不讓先生喝完。”

敬翔聞言,舉起杯一飲而盡,笑道:“那敬某便要先喝完此杯再繼續說。”

見劉鄩麵露怒色,又連忙放下茶杯,擺手道:“好好好,不說也罷,不過雅王殿下要我轉交給大帥信,我可是要送到的。”

言畢,掏出書信一封,遞與劉鄩。

劉鄩展開一看,上書: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封爵。朱輪華轂,擁旄萬裏,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 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於此。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夫迷塗知反,往哲是與;不遠而複,先典攸高。將軍鬆柏不翦,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將,雁行有序。佩紫懷黃,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埸之任。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將軍獨靦顏借命,靦驅馳氈裘之長,寧不哀哉!

閱畢,劉鄩大笑而起,道:“雅王真是謙虛,將我劉鄩當作陳伯之,而他卻是丘遲,劉鄩怎敢擔當。不過劉鄩已效忠朱梁,勞費雅王一番心意哩。”

敬翔眉頭輕皺,道:“難道大帥真不知現在所處險境麼?若是還執迷不悟,遲早會落入那朱友孜之手,任由其擺布折磨,何不早日擇明主而投。”

劉鄩拍案喝道:“來人,送敬先生出營!”

“既然如此,那敬翔隻好告辭啦。”敬翔起身便走。

步出轅門,管威問道:“先生似乎還未將劉鄩勸服?”

敬翔扭頭朝他微微一笑,道:“若是一下劉鄩就降了,那他豈不是很沒麵子。放心好了,不怕他不降。此次我們大張旗鼓的來見他,朱友孜會怎麼想,劉鄩為了保住性命,至少死在朱友孜這等人手中頗為不值,況且他一家老小都在我們的滎陽內,好喝好穿,他無後顧之憂,便可放心歸降。”

回至李軒駐軍處,敬翔大致彙報見過劉鄩的情況,李軒笑道:“這此先生入敵營與劉鄩商談,那朱友孜肯定會對流言更加深信不疑,不怕這劉鄩不降了。”

果然不出所料,李軒等人回城不久,便收到朱友孜招劉鄩入城的消息。

又過數日,雙方平靜如常,也無交戰。李軒眾人更是悠閑,還到汜水畔垂釣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