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登上馬車,另一輛馬車疾馳而來,又快速停穩在李軒身後,顯然這車夫駕馭能力非凡。馬車上人掀開簾子,道:“殿下何往?”
一聽聲音,便知是朱友珪。李軒心裏有萬千個不願意,也立刻轉身,露出燦爛的笑臉道:“原來是友珪兄啊,這麼巧。小王正到處閑逛,路過這駙馬府,便順道探望姑母德陽公主。不知友珪兄意欲何往啊?”
朱友珪探近李軒,低聲道:“殿下還不知翠煙樓新來了個叫若芊的美人兒吧?”
李軒笑道:“這些哪有友珪兄的消息來得快啊。”
朱友珪露出一個神往的表情,道:“這美人兒不但容顏美豔嬌媚,豔冠長安,更彈得一手好琵琶,可謂色藝雙全。剛到長安,豔名已是直追天下第一歌妓何秀菲。我正要趕去翠煙樓預訂若芊美人兒的藝場,今晚殿下定要賞光,一起品評品評這美人兒。”
“連友珪兄都要預訂,可見這美人兒確實是令人神往。”李軒也特意露出一副垂涎不已的表情,“那就勞煩友珪兄跑一趟咯,有友珪兄這樣的朋友何愁無豔福可享啊。”
兩人相視一笑,而後道別離去。
李軒搭車前往太極宮東宮尋德王李裕。東宮為唐初太子居住之處,亦稱春宮、儲宮。唐高祖時原太子李建成、後太子李世民及太宗時太子李治等都居住在這裏,本來自玄宗以後,皇太子“但居於乘輿所幸別院”,才往往隨其父皇住在皇宮內別院。現在的德王裕因在鳳翔時被李茂貞韓建等逼擁登位,而昭宗則被尊為太上皇。自從朱溫將昭宗從李茂貞手中搶奪過來之後,昭宗複位,李裕被將為德王。但終與昭宗有過隙,不為皇帝所喜,被置於東宮。
李軒到東宮外重明門外,命驅車直入東宮;由東宮衛士分列兩旁,見是李軒,也不加阻攔。
過了重明門就是明德門,門內是東宮的正殿明德殿,接著是崇教、麗正、光天和承恩等宮殿,兩側還有宜春宮、宜秋宮、崇文館、集賢館及其他一些殿堂樓閣。東宮中的最主要宮殿為明德殿。隋時稱嘉德殿,唐初更名為顯德殿。後因中宗李顯為太子住東宮,避其名諱,改稱明德殿。它為東宮第一正殿,是皇太子接見群臣和舉行重大政治活動的地方。不過現在德王式微,終日居於宜春宮內。
長安自安史之亂以來,屢經戰火,皇家宮殿更是首當其衝,東宮更是失去了當年太子宮殿的輝煌,一派冷清氣象。來回巡邏的衛士精神不振,托拉稀鬆,由此可見,現在的德王如同被棄之冷宮。
乘車至宜春宮門外,李軒才下車步入宮內,衛士報德王正在人院,與太子少師張文蔚在一起。李軒心中叫妙,隻要說動張文蔚,德王裕也就同自己聯盟了,而更大的好處還是通過張文蔚聯絡群臣。
李軒步入殿內,張文蔚正和李裕談論著什麼,見李軒進內,起身施禮,李軒回禮,李裕示意坐下。
呷一口茶後,李軒笑道:“皇兄終日居於此,好快活啊。”
李裕與李軒長相頗似,但看起來更加成熟一些,搖頭苦笑道:“終日閑置於此,隻能聽曲賞花,確實快活。所幸有張少師常來,不然真不知怎辦才好。”
張文蔚年紀約四十許,細長的雙目炯炯有神,讓人一見便印象深刻。隻聽張文蔚冷哼道:“倒是雅王殿下瀟灑快活,與梁王三公子又是人人皆知的好友,近又得梁王保薦,為京兆府尹,實是可喜可賀啊。”
李軒望向張文蔚,四目交接,張文蔚為之一怔,李軒雙目射出的神采亦使張文蔚驚詫不已,這和他心中那個沉迷酒色的雅王並不相符。
李軒歎道:“有苦自知啊,無奈隻是苟且偷生而已。”
“身為太宗子孫,當以身衛國,怎能如殿下般隻知風月,還美其名曰苟且偷生。”張文蔚喝道。
難怪能入朝拜相,身任太子少師。張文蔚所言,若是別個皇子,說不定羞愧當場,連德王裕聽得都臉露愧色,李軒也是心中為之折服。
“有心除暴,無力殺賊。”李軒接著裝模作樣歎道。
“正是如此,隻因那朱……”李裕脫口而出,卻被張文蔚盯了一眼,硬生生把話又吞回肚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