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趙統勳乃是一外省武官,不常出入京城,也不經常碰上乾隆,怎麼會對這人這般熟悉,這般記憶猶新呢?原因就出在趙統勳自己身上。他父親名叫趙易,也是一虎將,但是被指正有通敵的意圖,鐵證如山。
趙統勳親自將其父的項上人頭砍下,以示字家對乾隆的忠心,乾隆對這種大義滅親的行為大加讚賞,便沒將這通敵之嫌疑附加在趙易的家人身上,沒將其家人牽連近來。更是讓趙統勳繼續任他的駐軍統領。但也因為有他父親通敵嫌疑的牽連,乾隆也不敢加以重用,所以一直就放他個駐軍統領的官職。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那趙統勳之父趙易並非真的是通敵賣國之人,反之可以說是一英雄。他從真正的賣國通敵的亂臣手中竊得那證據,正要稟奏乾隆。卻不想被惡人反咬一口,自己被關進了大牢。
原本那封通敵信件不知怎麼換做了自己的名字,這才算是鐵證如山。問斬之時,趙統勳為事趙家之衷心,揮刀將自己父親的人頭砍了下來。這也是其父最後的心願,寧可死在自己兒子的手裏,也不願背上叛國的惡名。
這事就出自金川事件中,二次平定大小金川後,乾隆才從敵方將領臨死前的嚎膛大罵中知道,自己竟錯殺了一代忠臣,之後也是罪責自己。每每提到趙統勳便會深深的內疚一番。也因為如此,才會對趙統勳這人記的這麼清楚。
趙統勳是一將才,更是一忠肝烈膽之士,值得信賴,麵帶愧疚的歎息道:“王愛卿是不是已知在那趙統勳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了?”側目看過王京表情,也不知那是一種嘲諷,還是一種自信,接著道:“朕真是愧對他們趙家,你這次要征用他,朕沒意見,隻要那趙統勳沒有異議,你便差使他就是了。”話罷,乾隆心事重重的衝徐福道:“備轎,回宮吧。”
眾人連拜,道:“送皇上!”
這首試並沒有象起先想象的那般麻煩,沒引來一人觀看,也順利的射出了這極具威力的一炮。雖然這結果有些讓人啞然,讓乾隆有些悲喪,但是試炮是成功的,這點比任何一點都要重要。
很晚,漸入淩晨,馬車才拉著加農炮進入了火器營的倉儲重地。自那之後,王京便沒踏出府邸半不,整日裏不是到蕭飛那去看看他的病情,就是悶在書房裏。連胡姬都冷落了三分。七日後,王京激動的拿著手裏一疊,足有十幾張畫滿了各式各樣圖形的紙張。興奮的離開了禦使府,朝火器營去了。
火器營裏,胡鐵與那幫子巧手工匠正在為新一批的加農炮加工著部件,工房裏很是一副忙活的景象。見王京急匆匆的趕來,胡鐵連忙放下了手頭的工作。招呼著王京進了客房。那茶還沒入口,胡鐵就看著王京手裏一疊的卷紙,問道:“王大人,你這次又帶什麼好東西來了?不會是什麼新型武器吧?”
王京小品一口茶,將那杯子一放,拿起圖紙,笑道:“猜對了!不隻是新型武器那麼簡單,可以說是十分厲害的武器。我那支特種部隊,沒有這些東西,是絕對成不了軍事的。”
如此吸引人的東西,胡鐵怎麼能放過,連忙接過幾張,細細的看了上去。卻是一張看過,又慌忙的翻到了下一張,幾張看過,才皺緊了眉頭,問道:“王大人,你這是什麼啊,不是火炮啊?”
“火炮?”王京有些狐疑的看著胡鐵,不知道他為什麼會以為是火炮,這沒根沒矩的,便道:“這確實不是火炮,它的尺寸我想你已經看到了。洋槍你總該知道吧?這個是比那些洋槍厲害十倍甚至百倍的高科技武器。來你看啊!”說著,王京將手裏一張手槍的尺寸及工藝圖拿給胡鐵看,一邊看著,一邊認真的道:“這支,名叫左輪槍,威力強大,可裝六發普通規格的子彈。攜帶方便,不比一把扇子大,應該還小點。”果真是個軍事狂人,這些東西的資料都能搞到,連本人都有些佩服!
說罷,換來另一張圖紙,這圖上話的東西較剛剛的來說是大了些,個頭有一米來 ,端著這圖,王京解釋道:“這把,那來頭就大了,啥來頭我就不講了,它的名字叫半自動步槍,個頭雖然大,但是它的儲彈量大,而且可以自動填充槍彈。除非彈匣內槍彈用光,否則它可以一直打下去。”王京這次帶來的一共就這兩種圖紙,因為考慮到清朝現階段的工業水平,所以挑的都是些機械式的,他們的工藝水平和工業材料能夠完成的東西。
這些槍械比起大炮來,那可就小的多了,雖然工藝上較比之下會麻煩些,但是製造起來相對要快的多。給王京許下了一個月的期限,起碼能製造出兩種槍械,一樣一把,這速度,也不慢了。而且,是在保證槍彈也同時生產的情況下,這功勞,不可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