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王京遇張敏,殺禍起江寧(1 / 2)

張敏忽然激靈一現,走到劉師爺身邊,問道:“可是那關於救了乾隆的狗賊的事情?”

劉師爺點點頭,笑道:“正是,上次因為有些變故,急著離開沒有告訴張姑娘。這次我特地找了京城畫師為張姑娘畫了一張那救了乾隆的人的畫像。”說罷遞給張敏一卷畫書,接著道:“這人名叫王京,是個留洋回來的假鬼子,現在十分受皇帝喜愛,是個紅人。隻用了幾天時間就坐上這個乾隆隻會安排親信的京畿禦使的位子上,他在皇帝心裏的地位,可想而知。”

張敏抽開畫卷,細細一看,頓時驚道:“是他!”

聽張敏這話好似認識畫中人一般,劉師爺狐疑的問道:“張姑娘莫非認識這人?”

張敏沒好氣的哼聲道:“認識倒談不上,隻是在開封和江寧各見過一次,這人嘴臉著實不討人喜歡,我怎麼會忘了。”

劉師爺一聽,感覺事情有所出入,便道:“張姑娘可沒看錯?這畫中人當真是在開封和江寧見過?”

張敏十分肯定的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剛剛來這茶樓的路上,我還在北城門內見到過他。看樣子他是要去北城門!”

劉師爺知道事情不妙,慌忙道:“如果姑娘沒看錯,就立刻去阻止這人,必要的時候不要手軟。這北城門江口是什麼地方,我想張姑娘不比我含糊。”

張敏有些糊塗,皺著眉頭道:“劉師爺的意思是?”

劉師爺道:“這王京一直都被傳在京城,把自己關在府邸在搞火器研究。而今張姑娘在這裏見到這人,難道不覺得奇怪嗎?如果真是這人,張姑娘不認為他出現的地方不對嗎?”

張敏聽了,將手裏長劍朝桌上一拍,怒道:“這狗賊,我一定取他狗命。”說罷,氣衝衝的提劍而走。

劉師爺見張敏離開,反複思索一番,取來紙筆,寫了一封信函,差了下人快馬一匹朝京城送去。

王京與蕭飛二人去了江邊,在一處樹林裏藏了起來。看著江邊一袋袋的裝著官鹽進了船艙,王京便道:“這曹幫沒事買這麼多鹽幹什麼?鹽又不是別的東西,鹹的要死,吃都沒法吃。”

蕭飛笑道:“你是不知道。人身上要是缺了鹽,幹什麼都沒勁,沒力氣。曹幫那麼一丁點人肯定用不了這麼多鹽。他們是買給自己的上家的。”

聽蕭飛這話的意思,好似蕭飛知道什麼一樣,接著問道:“上家?曹幫不是打著反清複明口號的反賊叛黨嗎?怎麼還有上家!”

蕭飛微微側過臉,看了看好似什麼都不知道的王京,說道:“曹幫起初根本沒什麼勢力,他們是靠著別的組織發展出來的一條流派,一開始根本沒什麼勢力,靠的就是他的上家台灣。他們有台灣的勢力撐著,才能風聲水起,有一點立足的地方,否則一直背著亂黨這個名字怎麼可能存活。他們之所以會搞這麼多鹽,恐怕是因為清朝政府對鹽的管製太嚴格,隻在固定的地域銷售。他們會暗地裏買私鹽恐怕是要有什麼動靜,在做準備一樣。”

王京十分欣賞的看了看蕭飛,誇獎道:“不錯哈,到底是在江湖上跑的,什麼都知道。”

蕭飛不屑的看了一眼王京,自言自語道:“誰象你,說白了就一公豬,隻想著女人!”

看著麵前一袋袋的官鹽裝上船艙,王京沒去理會蕭飛的話,說道:“我們一直這麼看著,也查不出個什麼,得想想辦法才行!”

“怎麼?難不成你還想混進去不成?”蕭飛說道。

王京搖了搖頭,道:“也不是,隻是想找個更好的方法去查清楚。”

蕭飛指著渡口那些個船,說道:“看見沒有?那些船上都是些官鹽,就算是私鹽,那也是私鹽官運。如果我猜的沒錯,肯定是這鹽霸和官府勾結,才能這麼明目張膽的在渡口運鹽。”

王京聽蕭飛這麼一說,有點丈二和尚的感覺,問道:“官霸勾結?那會是誰?這地方的知府應該沒這麼大膽子吧?”話音還沒剛落,王京一個激靈,想到了一人,便道:“劉師爺!我記得那人說什麼老爺老爺的,我想隻要能抓住這個姓劉的師爺的線索,這個幕後的主使應該就能給揪出來了吧?”

蕭飛搖頭道:“沒這麼簡單,乾隆也不少下江南,也曾親自整治過私鹽的問題,可是結果呢?非但沒有讓人消停一下,反倒變本加厲越來越猖狂了。這個幕後的主使在朝廷裏的官位一定很高。而且,就算抓住了他,他也能製造罪證給別人。別的不說,就拿剛剛被殺的吳長清當個替死鬼也未嚐不能。”

王京一邊點著頭,一邊自言自語道:“台灣,鄭氏後人一直盤踞的地方。現在是1787年。那麼……”想到這裏,王京突然對蕭飛道:“我知道了!曹幫之所以會搞這麼多鹽,肯定是為鄭氏策反戰備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