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朝皇城立門庭(2 / 3)

說到這封官,乾隆似乎也有點頭疼了:“該封他個什麼官呢?官位太小,我這皇上的臉都沒地方擱,官太大,到時候又得流言飛語一片。不過,這王京興許還真是上天賜給朕的一個人才,一定不能奚落了才行。”想到這裏,乾隆想到了剛剛談話中王京說到的一些事情,便問:“剛剛聽說你是從國外留洋回來的,不知道你在國外都學的些什麼,說來聽聽,也好讓朕賜你個學有所用的位子。”

說到這學問,自己當年可是沒少下功夫,也是一個博士學位畢業的高才生。熟讀法律,這也是他畢業後去做律師的主要原因。另外,他的英語水準也很高,什麼四六級、雅思之類的通通過了。而且,王京的業餘所熱忠的東西並非英語和法律,而是兵器。什麼炸彈,大炮之類的東西無不知曉,有些方麵的研究已經是透徹到了核心,就差沒有親自動手去做台大炮,整顆炮彈了。

咱是這麼一個全方麵的人才,皇帝一問自然就好答了:“皇上是問我的學科吧,那可多了。我精通律法、軍事、外文、曆史、地理,偶爾也學人搞搞商貿。總體來說,我這人的知識麵還是十分廣的,皇上您就看著給安排吧。”提到自己的專長,似乎緩解了一些因為陌生而帶來的緊張或者說是壓抑,失去的平常心又找回了一些。

王京口中所說的這些,哪一樣不是好學科,哪一樣不是守疆護防、治理國家有用的學問,當真是上天給自己賜下個良材,卻是思量之下,一時也沒想到該給王京安排個什麼官好。給他安排個京官吧,這不管是高官還是低就,根本就沒一個合適的。你說要把王京給放到外省做個省官,倒是合適,官位也不會低。可一想,這王京乃是上蒼賜給朕的良材,怎可放之外用,當然要留在身邊才行。

雖然不知王京說的是真是假,可正所謂是亦真亦假,亦假亦真。倘若他沒有這能耐又怎敢在自己麵前如此顯擺,那不明擺著是欺君麼?何況,真金不怕火煉,日子長了,什麼都會水落石出。再倘若真如他所說,當真是個學識淵博的人才,比起朝廷裏的大奴才都有過之而不及,豈不更好。安排個什麼官才能讓自己什麼時候想見什麼時候就能見到呢?“好,有了!”乾隆心裏盤算著,想到該給王京個什麼職位了,笑盈著道:“你的官我已經為你想好了,明天早朝我即宣你上殿。到時候你便什麼都知道了。”

乾隆此時不說,分明是賣了個乖,想留到明日早朝再宣,給自己也給王京留個露臉的機會,王京不傻即便沒有全然猜中,也猜透了七分有餘,謝道:“謝皇上,那我就拭目以待,期望明天早日來臨。”

乾隆飯飽,擦了擦嘴角油漬便起了身,走到王京身邊道:“你年齡看似不大,卻懂得這麼多東西,又識為人之禮,當真是不簡單。朕起先有點不太相信,但是見你胸有成竹自信滿滿的樣子也就沒什麼異議了。我已為恩公在西安門內城西大道上安置了府邸,回頭用了膳便會有人送恩公過去。”

乾隆總這麼恩公恩公的稱呼,總覺得有些不妥,雖然這恩不在高低,王京即是救了乾隆的性命,便是他的再生父母,這恩情可還不完啊。可人家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這稱呼不能馬虎,何況自己馬上就要成為他的奴才了,自己一生又沒做過多少好事,這麼給人稱呼,也感覺別扭,便糾其言,道:“皇上,不瞞您說,您總是這麼稱呼我恩公恩公的,做臣子,奴才的實在是別扭。既是奴才就要有奴才的稱呼,皇上還是直呼我的姓名吧!”

這話說的如實的讓乾隆高興,知道王京定是個知書達理的有為才幹,大喜道:“好好好,朕也是近六旬之人了,那些個皇子也都比你年紀還大,甚至都沒你這般知禮數,真是年少有為啊,朕定會重用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