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生死時速(2)(1 / 2)

優柔寡斷,迂腐之極。

這八個字,就是呂釗對茅天英的評價!

實際上,在呂釗眼中,他還看到了另一個人的身影,就是他這一世的父親,天門關守將呂重!

呂重做人處事素來果決,絕不拖泥帶水,行軍打仗之時也必然是身先士卒,砍殺起蠻子來毫不含糊。在邊關鎮守二十年,闖下了“天門猛虎”之名,聲名赫赫,令蠻人咬牙切齒,可是又無可奈何。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勇猛果決的男人,在對待朝廷方麵,竟然帶著一種腐氣沉沉的愚忠!甚至在麵對劉淳這個太監刻意刁難時,呂重還是一再退讓,猶豫不決。

呂釗根本不明白他這種可笑的愚忠來自那裏。到現在,他還記得,自己帶人闖入呂重被關押之地,向他闡述其中的利害關係,甚至還講出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等至理。沒想到呂釗得到的不是褒獎,而是異常嚴厲的訓斥!正是因為這種迂腐,最終葬送了天門關,也把他自己給害死了。

現在在這個茅天英身上,呂釗同樣聞到了這種腐氣沉沉的味道。雖然他跟呂重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可是他們身上的一些特質,則是共通的!

就茅天英的言行來看,他們這些修道者並非不存在七情六欲,他們之所以會淡漠人情,無非是精神還有自我在經受高度膨脹之後,主觀上將自己當作了更高層次的生靈,不再以凡人為伍,甚至覺得凡人是一種累贅。故而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俯瞰他們,覺得自己淩駕於眾生之上。也不覺得區區一個凡人能夠傷害自己。

正是因為迂腐到頑固的古舊觀念,造就了修道者狂妄自大的心態,讓茅天英打一開始,就覺得這件事情十拿九穩,根本不會失手,也從來不曾正視過呂釗,將呂釗當作一個可以一戰的對手。同樣,也正是這種目中無人,才讓呂釗有了可乘之機!

再有,茅天英這個人雖然孤傲冷漠,可是他本質上並非一個惡人,這點單從他擊退一眾軍漢而不是擊殺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可惜,雖然他心中不想作惡,不想濫殺無辜,可是他跟呂釗之間又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有他非出手不可的理由。

他要奪取呂釗肉身讓他兒子借屍還魂,這也是他兒子“複活”的救命稻草,也是唯一的希望。

而呂釗又不是舍己為人的佛主,誰能慈悲的把自己的身體奉獻出來,自然要以死相抗,不會乖乖就範。

茅天英因為這個緣故,心有愧疚,也有顧慮,出手的時候縮手縮腳,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去下手。要以他從一開始就風厲雷行,以雷霆手段降服呂釗,而不是講這麼多廢話來掩飾自己的罪惡感,呂釗不可能在他手上拖延這麼多時間。也不會被他抓住機會,以自殘的方式換來一次攻擊的機會,一通亂砸!

正是茅天英這種性情,才讓了呂釗心中大定,一步一步,費勁心機的進行拖延,給吳起他們創造出偷塔的時間,準備慢慢地將他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