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外篇之死戰2(解禁)(2 / 2)

馬修戰車始終無法抵受得了‘暴錘’戰車的磁誘轟擊炮的攻擊,不得不持續後撤,一路倒退還擊,靠著輪式地盤在速度上的優勢,與履帶式地盤的‘暴錘‘戰車逐漸拉開了距離,也讓雙方之間的戰鬥逐漸平衡。

重裝機甲士兵開始撤入到基地內部,候在艙門後,等待‘暴錘’戰車接近時伏擊,一段段的阻截讓馬修人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一連退開了十五公裏,與葛朗斯帝國兵團相互間幾乎看不到麵了。

由甬道艙門得到啟示,新研製的簡易小型移動防護盾隆隆的開了出來,這種高三米,寬三點八米,厚度達七十厘米的防護盾,就像一麵輕便的護牆,在兩側,不僅有消卸正麵攻擊力的緩衝係統,還有與艙門同樣的局部自修複能力。

防護盾的底部也相當厚重,不僅有移動裝置,還有五個梯形排列的吸地磁盤,以確保防護盾組成陣地時,有足夠的抗擊能力而不倒。

防護盾中部,架著一部一百六十毫米口徑的光速炮,可以讓沒有著重型機甲的普通步兵,也能坐在防護盾後隨行攻擊,同時,防護盾上方設有兩個射擊槽,可以讓兩名重裝機甲士兵,側立姿勢進行攻擊。

當這樣的十數個防護盾並排橫著的時候,剛好可以在環線帶上組成一道護牆,進可攻,退可守,一排排這樣的護牆保持一定的距離一直向後方延展,相互間的協防能力大大提高,完全可以替代戰車的作用。

麵對這樣的防禦體係,隻有兵團化的沙羅曼戰車這類強力兵種,方可用大麵積的打擊方式,用火力實施強壓式的突破,直線攻擊的武器效果都不會很好,近身搏擊的難度也不小,至少在接近前就得付出極大代價,環線帶上明亮而又寬闊的空間,也降低了離子聚合飛翼的突襲能力。

‘暴錘’戰車在火力上雖然占有優勢,無奈在數量上卻差得太遠,在突破護牆時就已經損失過半,現在雖然站住腳,分開兩麵推進後也根本無法持續推進這麼遠的距離,一切都隻有靠剩餘的離子聚合飛翼,和保持著較完整編製的蠍兵兵團,增援,博門艦隊不得不開始向基地增援。

從正麵無法輕易的突破,反應極快的蠍兵紛紛轉入基地內部,期望打通至馬修新陣地側麵或後方的通道,實施近身搏擊。

可是,馬修人也早就想到了這一點,由零夜基地,轉移到菲爾蒙三號基地的六萬多名重裝機甲士兵,齊集在基地首層,與菲爾蒙三號基地的兩萬名重裝機甲士兵,組成了一支龐大的伏擊軍團。

雖然基地的每一層都有百多平方公裏的麵積,但除掉艙房地建築麵積後,走廊上已經不到十八平方公裏的麵積,八萬名重裝機甲士兵擠在半個外環的地區裏,顯得相當擁擠,每一段三十五米橫向的走廊裏,至少布防著三十名重裝機甲士兵,背靠背地分成兩個小隊守候著。

從三個接合處附近,蠍兵分從四個艙口突入基地,迎頭便是密集的能量光束,封死了艙口上中下各路,被打斷蠍腳的蠍兵,再想憑借跳躍穿梭也已經不可能了,向前傾倒的同時,便被連續的能量束,打得如簍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