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解漢字(1 / 3)

第二章心解漢字

一真

金文篆文小篆隸書楷書

《說文解字》:“真,仙人之變形而登天也。”也有今人認為是與“貞”的甲骨文相同,是字的下部為“鼎”,表示“珍貴”的意思。我認為不盡然,“爰有奇器,是生萬象”,站在不同的角度,必然解釋就會不同,以一象解造字者之設計時的萬象,還是以萬象之實質一以概之?倉頡的確給我們出了一道難題,這恰恰是他們設計字時曾經再三斟酌過的,循著這樣的脈絡,我嚐試著想找到正確答案。

形:《甲骨文合集》中21427和21428,《小屯南地甲骨》中2462,為“真”字的原形(待考證),有人認為這個字是“麵”,“麵”字甲骨文是的字形。“真”是“目”中有“目”,是看得真切,看得更清楚,甚至也指“看”到事物的本質的“真”實。“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我們往往被眼睛所看到的外相所迷惑,所以不僅僅需要瞪大眼睛,更需要打開心之眼睛。從事物的表與內、陽與陰兩方麵看才有可能準確描繪事物的“真”。

音:zhen珍針診

珍:(小篆)真實的一定是珍貴的。比如一粒假種子,就會耽誤一個季節,耽誤一年的收成;一句謊言可能耽誤一個人的一輩子甚至一個時代;想讓老百姓說實話,政府又會大費周章;所以“麵子”工程怎麼戴上去的,就會化更大的力氣和代價摘下來。“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國家的政治越嚴謹,人民就會越狡詐,抱怨就會越多;“正複為奇,善複為妖”,行得端走得正的善良人反而成了稀缺,社會就會出現模範、典型表彰;“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針:(金文)真心針對性地化解矛盾,可以不必拘泥於形式,隻要是能確保人或事物向更和諧的方向發展,就是一枚“好針”。當手中有刺的時候,用針小心地挑出;對待解決問題的方法,沒有好壞之分,隻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就是好方法;“律曆所不能契”,是在說總結到書本上的理論不能夠一一涵蓋,能夠針砭時弊的人,一定是眼光犀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確是想為你好的人;隻要不是惡意地攻擊,聽聽又何妨?要讓人們敢講真話,留有講真話的空間,不說並不意味著完全認可,憋著遲早都是問題,給想講和能講實話的人留有一席之地;比如近來太原市政府部門搞的“請人民評議”的活動,就是實實在在地想傾聽百姓意見,這樣真誠的態度,也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和評議,真誠的交流和互動,才能收集到真實的聲音,太原市曾經被評為全國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也就不足為怪了。許多部門想把工作做好,先問問自己有幾分“真”?就會找到幾根“針”,就會有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診:(小篆)真德才能診斷疾病之根。看病時的診斷非

常重要,診斷錯了,用藥就會錯,更談不上治病了;比如藥王孫思邈,他十分強調醫者的仁心,是我國醫德思想的創始人,被西方稱之為“醫學論之父”,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三大醫德名人之一,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孫思邈把醫為仁術的精神具體化。他在其所著的《大醫精誠》一書中寫道:“凡大醫治病,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人的德行與疾病有著重要的關聯度。時下各行各業都在嚷嚷道德滑坡,山寨橫行,抓法律可行嗎?“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沒有抓住事情的根本,當然治標不治本,製定法律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現實的速度,道的教育和德的教育缺失,這個環節出了偏差,那麼滲透到社會生活、生產的方方麵麵都會有問題,疲於奔命,不如抓住根本,“立天之道,以定人也”。真實就是不回避,不逃避,不掩蓋,不粉飾,診斷對了,才好用藥!

義:真指與客觀事實相符合,與“假”、“偽”相對:真誠。真諦。真摯。真心。逼真。認真。真才實學。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