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旋風穀(2 / 2)

周圍的人立刻湧了出去,開始在海威市進行地毯式的搜索。

然而事實還是讓劉曄失望了,將海威市來三層外三層地找了一遍,除了在弄出來一堆食鹽外,就別無所獲。

根據海威市殘存的市民說道,大批的試驗早在半個月錢就被城主運走。運到什麼地方不知道,隻知道當時有一大批身穿長袍的人跟隨。

“又是擬神教的那群家夥!”劉曄重重捶在前麵的桌子上。惡狠狠地罵道。

事情已經明朗了,擬神教不知道什麼原因已經預先將食鹽全部運走,所以無論大都城開出什麼價錢,海威市也是無鹽可賣。

“真的以為我沒辦法了?找不到食鹽,難道老子不會自己提煉嗎?”劉曄站起身來,看著外麵深藍的大海沉思道。

海威市的製鹽機器還留存,而且海威市大部分的市民都懂得食鹽提煉工序,隻要重新製造就好。

隻是劉曄想得很美,但事實總是與他作對。

製造食鹽沒有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按照海威市目前的製鹽工序,想要製出能夠食用的鹽分,隻有等到下個太陽日才可以。

上個太陽日剛剛過去,也就是必須要等兩個月,才能得到成品食鹽,可是那個時候怕是整個大都城都會因為缺鹽而患上各種各樣的毛病。

還有一個小問題也必須注意,海威市的製鹽設備在這次的攻城戰中遭到了破壞。按最快的速度製好,也要十天之後。

這樣算來,無論大都城怎麼省吃節用都無法趕上日期。

也就是說,劉曄如果不能想到一個改良現在製鹽工藝的方法,大都城就真的隻有麵臨缺鹽的窘況了。

海威市的製鹽方法說起來還算比較先進的,竟然是采用清末的曬海為鹽技術,這樣的技術雖然不錯,但卻不和荒原目前的狀況。

荒原一天四季太陽光很少能夠全部照射,就憑那點可憐的光照怎麼也不夠製鹽所需。

不過海威市倒也不笨,他們想到了利用發熱來輔助曬鹽,可惜這樣的製鹽方法成本過高,而且依然工期依然很長。

劉曄才觀察了海威市的製鹽方法後,結合自己在鄉下看到的土法製鹽,想出了一個能夠解當前燃眉之急的辦法。

過去土法製鹽的方法被成為指小鹽,而海鹽則被成為大鹽。

小鹽是從鹽堿地上刮土製鹽,味道一般要比大鹽差了很多。但是小鹽的製法已經基本能夠滿足農民的生活之需。

但是無論如何,小鹽用來食用那是絕對足夠的。

劉曄想到的辦法就是,用土法製鹽的方法用海水製鹽。鹽堿地劉曄在大都城周圍沒有看到,但是在海威市附近倒是看到不少。

如果他的這個方法能夠奏效,劉曄就可以將這個方法普遍開來,到時候不但海威市能夠製鹽,就連大都城也一樣在找到合適的鹽堿地後也能產鹽賣鹽。

事情到到了緊急的地步,劉曄反而冷靜了下來。他就是這種性格,情況越棘手,越能激起自身的潛力,標準的實戰型人才。

徹底觀察了一下製鹽設備,劉曄定下方針。

說是設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設備,無非就是幾個鹵水池、鐵盆和煎鹽鍋等物事。

這些東西,劉曄雖然陌生,但看到他們的形狀和聽到海威市民的講解,也大致明白了用處。

其實製約製鹽技術的主要原因在於最後的結晶和漂白技術,因為荒原的自然條件,過去利用太陽光曝曬的方法顯然不合時宜,自然製鹽時間會大大加長。

隻要解決了製鹽和漂白技術,那麼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腦中的想法仍然是一個雛形,必須進行食鹽進行完善才可。

招來一個有裂縫的破鍋,鍋底鋪上瓦片、破布等東西,這些玩意在海威市隨處可見,並不難找。